
《加入WTO与全球商务实践:与德国做生意(第3版)》内容简介:过去几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表明了成功的德国营造了更加宽松的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降低税率和清理交叉持股将继续激发外国公司在德国经营和投资同时,德国作为无可争议的欧洲经济中心其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加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强劲的消费市场和先进的商业支持系统,使德国作为我国的贸易伙伴或我国在欧洲的商业扩展基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吸引力然而要想成功地与德国做生意,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我国公司都必须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在德国的商务发展规律,这本新版的《与德国做生意》由毕马威集团、英德集团、新联邦州工业投资委员会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撰写而成,提供了权威而全面的指南。
编辑推荐
《加入WTO与全球商务实践:与德国做生意(第3版)》:德国经济全貌——未来趋势和全景、财政支持和投资基金、工业结构和东部改革、商业文化、市场调研和市场进入、技能、培训和雇佣、银行、保险和财政、公司并购、公司组建、公司结构和公司管理、会计和税收、其他法律问题。 媒体推荐
对于初来乍到的决策和管理层人士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时代周刊》杂志
这本权威指南包含了你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经商环境、商务实践和生意发展、财政和金融、会计和税收、法律,等等。
——《德国管道设备和陶瓷卫生洁具供应商指南》杂志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鲁维德(Jonathan Reuvid) 译者:王欣红 目录
作者简介
序
前言
第1部分 政冶经济概况
1.1 欧元区内德国经济形势
欧元区内德国经济形势
德国当前经济形势
德国的贸易收支
投资与资本市场
税收改革和预算赤字
1.2 联邦政府及其政策概观
联邦政府
主要政党
行政区划
适应新的政冶形势
1.3 德国东部促进改革
1.4 英德商业关系的趋势与发展
1.5 金融鼓励政策及投资项目的融资
投资鼓励政策及其前景
德国东部——“粉红”依旧
德国东部投资鼓励政策及前景
德国西部投资鼓励措施
ga现金鼓励金资格上的重要变化
欧盟委员会的跨部门体制
私人融资趋势
投资咨询服务
20条确保获得投资鼓励金的建议
1.6 德国外贸趋势
有形贸易收支
德国的外贸伙伴
德国商品贸易的构成
商业服务贸易
德国外贸的全球环境
第2部分 商业框架和经商实务
2.1 企业文化
2.2 工业结构
企业类型和资本结构
工业部门间的比较
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促进商业发展的国家计划
德国社会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机构
2.3 21世纪的中小企业
总体形势
中小企业发展趋势
中小企业的任务
结论
2.4 双轨制职业教育与培训背景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础结构
进步与成就
双轨制的特色及设想
双轨制中的职业学校
职业培训的成本与效益101
职业培训的公共投资
前景
2.5 1990年代的教育战略
培训点的发展变化决定战略讨论的主题
提高培训提供者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劣势阶层年轻人的发展
培训的现代化
2.6 工会和企业职工委员会的作用
德国劳资系统的核心:企业职工委员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现状及前景
社会生产力与直接参与权
未来欧盟劳资联席会在德国劳资关系中的地位
展望
2.7 委托德国代理商与经销商所需考虑的法律事宜
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区别
德国代理法的来源
德国法律的适用
终止合同
适用于经销商的代理规则
如何获得有效的帮助
总结
2.8 市场调查业务
市场调查业务的发展概况
市场发展和信息需求的详细情况
德国市场调查机构的结构
德国的初级市场调查成本和调查时间
官方和商业二级市场调查135寻找合适的市场调查机构
德国市场调查的更重要的信息
2.9 新《破产法》
第3部分 银行和金融服务业
3.1 银行业结构
概况
银行机构147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
银行监管体制1.5 0存款保护和投资者赔付
德国银行业和金融业方面的重要网址
3.2 保险业结构
概况156监督与管理159财务报表和审计要求
税收
3.3 并购市场
概况
并购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并购程序
……
第4部分 会计和税收
第5部分 相关法律问题
第6部分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联邦政府承担了德国东部现代化的费用,人们认为最终的接果是德国]东部经济发展赶上德国西部,这也是一直以来德国政府拿出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德国东部投资的原因。从图1.1.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预计德国东部赶上德国西部的过程会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的看法并非是过于悲观。德国统一初期,德国东部由于起点较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当高,但是在1995年增长率就下降到了5%,1997年以后就一直低于德国西部的实际增长率。2000年,德国东部增长仅仅为1.1%,而且2001年毫无疑问会更低。增长迟缓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水平增幅不大,仅仅从1995年的相当于德国西部65.1%的水平迟缓地上升到2000年的69.3%。而同期德国东部地区的单位人工成本从德国西部的115.5%降到了111.3%。
再就业方面,图1.1.1下半部的数据表明,德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开。到2001年中期,德国东部平均失业率为17.3%,而西德只有7.4%,结果使德国在2001年8月总失业率达到9.3%,达到施罗德政府执政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德国东部糟糕的经济表现会对德国整体乃至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但仍存在一些不那么令人气馁的因素。其一,经济增长迟缓主要归因于德国东部建筑产业的崩溃。统一后的最初几年里,对德国东部慷慨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刺激了该地区对新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使得建筑部门的规模达到了德国西部地区的3倍。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当泡沫破灭后,德国东部建筑行业成为了“遏制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制造部门的增长却很鼓舞人心,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工业产值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德国的汽车产业(艾森纳赫的“欧宝”,克姆尼茨的“大众联邦政府承担了德国东部现代化的费用,人们认为最终的接果是德国]东部经济发展赶上德国西部,这也是一直以来德国政府拿出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德国东部投资的原因。从图1.1.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预计德国东部赶上德国西部的过程会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的看法并非是过于悲观。德国统一初期,德国东部由于起点较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当高,但是在1995年增长率就下降到了5%,1997年以后就一直低于德国西部的实际增长率。2000年,德国东部增长仅仅为1.1%,而且2001年毫无疑问会更低。增长迟缓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水平增幅不大,仅仅从1995年的相当于德国西部65.1%的水平迟缓地上升到2000年的69.3%。而同期德国东部地区的单位人工成本从德国西部的115.5%降到了111.3%。
再就业方面,图1.1.1下半部的数据表明,德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开。到2001年中期,德国东部平均失业率为17.3%,而西德只有7.4%,结果使德国在2001年8月总失业率达到9.3%,达到施罗德政府执政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德国东部糟糕的经济表现会对德国整体乃至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但仍存在一些不那么令人气馁的因素。其一,经济增长迟缓主要归因于德国东部建筑产业的崩溃。统一后的最初几年里,对德国东部慷慨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刺激了该地区对新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使得建筑部门的规模达到了德国西部地区的3倍。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当泡沫破灭后,德国东部建筑行业成为了“遏制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制造部门的增长却很鼓舞人心,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工业产值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德国的汽车产业(艾森纳赫的“欧宝”,克姆尼茨的“大众”,莱比锡的“保时捷”)、电子工业(德累斯顿附近的西门子和AlVlD公司)的精英们,以及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投资者在比特费尔德附近的“化工三角地”进行了重大投资。
其次,在报刊头条报道的总经济增长率背后,德国东西部在经济和工业部门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德国东部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德国西部的薄弱地区了”。从本书1.6的附录可以看出德国东西部情况的差异。例如,人口密度较小的梅克伦堡-福尔波莫尔恩州和萨克森-安哈尔特的部分地区发展就受到投资少、失业率高、技术工人外流到较富裕的地区等因素的限制。
(莱比锡的“保时捷”)、电子工业(德累斯顿附近的西门子和AlVlD公司)的精英们,以及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投资者在比特费尔德附近的“化工三角地”进行了重大投资。
其次,在报刊头条报道的总经济增长率背后,德国东西部在经济和工业部门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德国东部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德国西部的薄弱地区了”。从本书1.6的附录可以看出德国东西部情况的差异。例如,人口密度较小的梅克伦堡-福尔波莫尔恩州和萨克森-安哈尔特的部分地区发展就受到投资少、失业率高、技术工人外流到较富裕的地区等因素的限制。
ISBN | 9787801651341 |
---|---|
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 |
作者 | 鲁维德(Jonathan Reuvid)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