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语传播概论》内容简介: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诺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士化趋势。作为附有案例分析的概论性著作,《母语传播概论》既可做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涉外媒体及媒体主管机构等业界人士作决策和操作上的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母语传播概论》: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是国内第一份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母语传播的学术成果。《母语传播概论》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编者们自身的研究心得和工作体会,对母语传播实践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母语传播概论》既是对母语传播的理论探讨,同时又兼顾到母语传播理论的应用和普及,力求做到理论性与实用性相互渗透,学术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从而为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内的中国所有涉外媒体的母语传播事业提供战略决策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参考。 作者简介
关锐,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在国际台先后从事翻译、播音、记者、行政管理等多项工作。著有《学汉语》、《汉语-阿拉伯语精准翻译初探》等书籍。现任国际台中东总站站长。
李智,湖南湘乡人,哲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国际传播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开设文化外交研究等课程,研究领域为国际(全球)传播学,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文化外交》等学术专著6部。 目录
总序/1
导论/1
第一章 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3
第一节 母语传播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3
第二节 母语传播的基本特点/5
第二章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和作用/11
第一节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11
第二节 母语传播的作用/14
第三章 母语传播的语言转换/18
第一节 母语传播中编译的基本原则/18
第二节 母语传播中编译的主要技巧/25
第四章 母语传播的文化对接/36
第一节 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的必要性/36
第二节 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6
第五章 母语传播的效果评估/56
第一节 母语传播效果的分类及其相关理论/56
第二节 母语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59
第三节 母语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66
第六章 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趋势/70
第一节 母语传播在新媒体领域中的战略意义/70
第二节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母语传播的新发展/75
第七章 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82
第一节 传统的母语传播方式及其局限性/82
第二节 母语传播的本土化运作/85
第三节 世界主要媒体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实践/90
第八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战略转型/93
第一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战略转型的背景/93
第二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战略转型的实施/95
第三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战略转型的意义/98
第九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战略/102
第一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背景/102
第二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的新媒体发展方向/103
第十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战略/111
第一节 拓展节目的海外传播渠道/111
第二节 推行节目的本土化制作/113
第十一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人才培养战略/119
第一节 母语传播人才的培养需求评估/119
第二节 国际台母语传播人才的培训与开发/122
附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案例分析/128
案例1:母语传播运作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斯瓦希里语节目在肯尼亚整频率落地播出/128
案例2:开辟母语传播的人才本土化新路径——苏珊加盟国际台带来的启示/135
案例3:搭建母语传播的网络创新平台——中日网络对话/143
案例4:拓展母语传播的网络交流空间——中土“7·5”事件网络对话/156
案例5:打造母语传播的互动新平台——国际在线德文网“德语论坛”/166
案例6:开拓母语传播的新渠道——“移动国际在线”手机网站/181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1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尤其是快速移动时收听效果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数字广播发射功率低,发射带宽使用较为充分等,数字广播可以克服传统调频广播频率资源稀缺的问题,具有充足的频道资源。数字音频广播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德国,世界上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播或试验播出数字音频广播节目。目前在英国、德国、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数字音频广播的覆盖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球有3.3亿人在收听数字音频广播。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所有传统广播转向数字广播。在本土化的母语传播中,传播机构可以通过与相关从事数字广播的机构合作,播出自己的节目。
5.网络广播。网络广播是一种建立在流媒体技术之上的经由网络来广播的模式。互联网络是网络电台的依托,因此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听到全球的网络电台广播。与传统电台相比,网络广播还不受任何频率资源的限制,频道资源丰富,只要有足够快的网络连接,就可以收听到世界各个角落的电台节目。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终端设备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上网收听网络电台,而不必和以前那样,只能坐在家里电脑之前收听网络电台。所以,网络电台也逐渐具备传统广播可移动、便携的优势。世界上主要传统电台都开通了网上广播,包括网上直播和网上点播服务。网上直播就是将传统电台正在播出的节目通过网络同步播出,网上点播则是将录制好的节目放到网上,供受众下载或者搜索收听。由于网络电台操作简单,还有大量非传统电台甚至个人也开展了网络广播服务。同时,为了更好地方便受众寻找和收听网络广播节目,一些第三方也推出了网络平台,例如苹果的iTunes、用于PSP等移动终端的SHOUCAST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重视这些平台上的推广作用,如包括CNN、BBC、DW、VOA、Bloomberg和香港电台等世界主要媒体都在iTunes首页抢占了一席之地。这些媒体都已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他们还是愿意花钱将自己的优秀节目放到iTunes平台上,供网络时代的受众下载。
ISBN | 9787565701603,756570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关锐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