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基础(第3版) [平装] 978730707565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写作学基础(第3版)》着眼于写作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写作的阐述,其内容由写作概述、作者素养、文章内容要素、文章形式要素、写作过程、写作技法、写作文体和新闻文体、文学文体、跨类文体、论说文体、应用文体的写作共12章组成,另附例文10篇,具有系统性、简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写作学基础(第3版)》对写作爱好者提高写作水平、适应各类文体写作有借鉴作用;对“高考语文科目”中的作文、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写作能力测试、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综合科目”中写作部分的考核和大专院校的专业写作学习有参考作用,亦可作为写作课和写作培训班教材使用。
编辑推荐
《写作学基础(第3版)》是高等院校公共课系列规划教材。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写作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第二节 我国写作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学习写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的本质 第二节 写作的规律 第三节 写作的特点 第四节 写作的功能 第二章 作者素养 第一节 作者应具备的写作素养 第二节 写作能力结构 第三节 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育 第三章 文章内容要素 第一节 材料 第二节 主题 第四章 文章形式要素 第一节 结构 第二节 语言 第三节 表达方式 第五章 写作过程 第一节 感知 第二节 构思 第三节 行文 第六章 写作技法 第一节 写作技法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主题表现的方法 第三节 谋篇的技法 第四节 表达的技法 第七章 写作文体 第一节 文体概述 第二节 文体的选择与运用 第八章 新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消息 第二节 通讯 第三节 新闻特写 第四节 新闻专访 第五节 网络新闻 第九章 文学文体写作 第一节 散文 第二节 诗歌 第三节 小说 第四节 戏剧 第十章 跨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杂文 第二节 报告文学 第三节 调查报告 第四节 科学小品 第十一章 论说文体写作 第一节 评论 第二节 学术论文 第十二章 应用文体写作 第一节 公文 第二节 日常应用文 第三节 解说词 第四节 广告词 例文选编 一、消息激情北京文化中国美丽奥运 二、通讯生死竞速72小时 ——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纪略 三、散文香港赋 四、诗歌冰雪中国 五、小说离别 六、戏剧哈姆莱特(节选) 七、杂文生命的三分之 八、报告文学永远的红树林 九、学术论文论坚持科学发展观 十、书信毕业时,请将“责任”带上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三版后记
文摘
版权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写作学界通过与“取消派”、“过渡派”、“无理论派”的论争,对写作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取得了共识,勾画出写作学的总体框架。因此,写作学的研究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微观转向宏观,由文本转向作者,由知识理论转向行为能力,并进一步朝着动静结合、宏微结合、人文结合、知行结合的方向发展。 同时,全国写作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到1994年,写作学研究领域已拥有一支以近700位正副教授为骨干的专业队伍,出版了学术专著和各类教材近2000部,还创办了《中国写作报》,这在全国同级学科中是较为突出的。它显示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三节学习写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目的、意义 学习写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写作能力,写出质量高的文章、作品。其意义在于: (一)适应专业的需要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从事哪种专业,都面临着一个写作能力如何的问题。根据人才学的研究,当代科学技术人员最佳智能结构应具备五种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其中表达能力与其他四种能力的关系密切。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问世,则是这五种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 正因为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能力,是培养人才所必须,所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写作课。如美国,“一些大学提出一个‘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把写作看作全面训练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最佳途径”。美国高等学府里普通教育课程都要安排写作课,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的大学各个专业都开设写作课。美国明尼苏达新闻学院还开设一种高级写作课程,专门研究怎样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这种高层次的写作训练,学生能够具有一种自己的风格及特点。在日本,不仅应聘经理要考一篇作文,陈述你对“怎样做才能提高本公司的技术水平”这一类问题的见解,而且应招工人、职员也要进行笔试作文。书面表达能力差的在谋生竞争中就会常常失利。可见,在西方和日本等国家,会不会写文章,不仅成了人们有没有学问的明显标志,而且成了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ISBN9787307075658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