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贸易问题研究》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内外约束、论国际贸易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欧美反倾销法中关于非市场经济问题比较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国际投资、双向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形成:特征、影响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国引进外资的实践与战略调整、CBD国际金融业的成长机理研究、金融业集聚与北京CBD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政府推动与政策选择、中国对外贸易、对我国的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钢铁出口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所面对的专利壁垒及其对策、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日FTA研究、论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与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机遇、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观点纵横、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和产业发展研究、日美贸易失衡及其应对的前车之鉴、国际贸易实务等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贸易问题研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内外约束
论国际贸易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
欧美反倾销法中关于非市场经济问题比较分析
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
二、国际投资
双向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形成:特征、影响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引进外资的实践与战略调整
CBD国际金融业的成长机理研究
金融业集聚与北京CBD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政府推动与政策选择
三、中国对外贸易
对我国的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钢铁出口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所面对的专利壁垒及其对策
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日FTA研究
论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与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贸的影响
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观点纵横
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和产业发展研究
日美贸易失衡及其应对的前车之鉴
四、国际贸易实务
外贸函电中发盘信的写作方法浅析
五、国内贸易与市场发展
论流通产业的地位与功能
浅论零售业态发展趋势—以苏中小城市为例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国外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经验借鉴
中国物流费用结构的优化
顾客体验管理与强势品牌的创建
明清时期乡绅与商人的对流
日本企业打造名牌的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例如,由于贸易发展,在2世纪,法兰克福就开始形成了金融贸易中心的雏形。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扩展尤为迅速。作为英国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伦敦便成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虽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伦敦的国际金融地位大为削弱,但由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联系和便利的市场条件,至今仍然保持着作为一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二战期间崛起的一大金融中心是瑞士的苏黎世。由于瑞士政治上保持中立,免受战争的破坏,是当时整个欧洲唯一的一处宁静和平之地,而且又处于欧洲大陆中部,是国际资本的理想避难所,当西方国家疲于战争之时,苏黎世担负起西欧资金交易的重任,成为西方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一员。在当今世界,尽管纽约、苏黎世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对生产要素的锁定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苏黎世仍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
(二)本币作为强势国际货币的作用
本币作为强势国际货币对于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里将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指以本币作为国际金融交易货币、以资本输出功能为主的国际金融中心。典型的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伦敦、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纽约,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东京。
ISBN | 9787501784028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郎丽华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