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卷3)》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卷3)》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概况
语音
一、语音系统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二、壮语中汉语借词的语音
(一)老借词的语音
(二)新借词的语音
词汇
一、词汇概貌
(一)壮语基本词汇中有许多与本语族同源的词
(二)壮语方言间的词汇差别比较小
(三)壮语中的汉语借词
(四)壮语民族词单音节词占大多数
二、构词方式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语法
一、词类
(一)名词
(二)量词
(三)代词
(四)动词
(五)形容词
(六)指示词
(七)数词
(八)副词
(九)连词
(十)介词
(十一)助词
(十二)语气词
(十三)声貌词
二、词组
(一)主谓词组
(二)动宾词组
(三)补充词组
(四)修饰词组
(五)联合词组
(六)连动词组
(七)兼语词组
(八)紧缩词组
(九)同位词组
三、句子
(一)句子的语气
(二)复句
四、汉语语法对壮语的影响
(一)体词性修饰词组语序的变化
(二)谓词性词组语序的变化
方言
一、南北方言的比较
(一)语音的比较
(二)词汇的比较
(三)语法的比较
二、北部方言各土语的特点
(一)红水河土语的特点
(二)柳江土语的特点
(三)桂北土语的特点
(四)桂边土语的特点
(五)右江土语的特点
(六)邕北土语的特点
(七)丘北土语的特点
(八)连山土语的特点
三、南部方言各土语的特点
(一)邕南土语的特点
(二)左江土语的特点
(三)德靖土语的特点
(四)砚广土语的特点
(五)文麻土语的特点
文字
词汇附录
后记
修订后记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共计402本,一亿多字,该项目自1958年启动至1991年基本完成,历时30多年,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多个编写组,1760多人参与,分别由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纵观历史,像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丛书在中国前所未有;横看世界,像这样由政府部门组织为国內各少数民族著书立说实属罕见。 后记
“文化大革命”前,陈书田同志和我曾合写过以贵州省普定县窝子寨为代表点的《仡佬语简志》,内容比较简单,没有方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工作时断时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写成定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书田同志调离民族研究所。我在编写《仡佬语简志》过程中,翻阅过去调查材料,认为贵州省安顺县湾子寨的仡佬语比较典型,所以没有在旧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是另外写了这本《仡佬语简志》。本书所用材料主要是1963年秋陈书田同志和我到贵州调查记录的。另外,在方言部分使用了陈书田、陈其光和我于1958年底普查贵州省仡佬语时记录的材料。在此向陈书田、陈其光两位同志表示谢意。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许多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ISBN | 9787105089406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编委会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