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内容简介:如今要探讨经验的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再也无法得到它。任何想在今天恢复传统经验的人都将面临自相矛盾的境地。幼年恰恰是颠倒的引擎,将纯粹的前巴别塔时代的语言转化为人类话语,把自然转化为历史。
编辑推荐
《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人文科学译丛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译者:尹星 丛书主编:汪民安 陈永国 杨恒达 注释 解说词:陈永国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意大利著名政治哲学家、思想家;任欧洲研究生院(EGs)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教授、意大利维罗拉大学美学教授、巴黎国际哲学学院哲学教授,并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海涅大学以及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鲁斯分校、西北大学等。重要著作有《未来共同体》(The Coming Community,1993年)《牲人:主权与赤裸生命》(Homo Sacer: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1998年)、《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2005年)等。阿甘本在欧陆哲学传统和人文历史语境中,在对未来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中,展开生命、政治、文学、艺术和宗教领域的全面探讨。玄妙深奥的语言风格、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系、切实深刻的现世关注,使他成为当今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之一。 目录
英译者的话
绪论:语言实验
幼年与历史:论经验的毁灭
在游乐场——关于历史与游戏的反思
时间与历史:瞬间与连续性的批判
王子与青蛙: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方法问题
寓言与历史:论耶稣诞生的马槽
关于姿态的杂记
评论计划
历史一文献符号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这样一种起源的概念一点也不抽象,也不纯粹是假设的;相反,语言科学能够产生具体的实例。因为通过历史语言的哲学比较而重申的印欧语系的根源如果不是起源的话,那又是什么呢?起源不仅是时间上的回溯,但也同样代表一个现在、在历史语言中运转的一个实例吗?它位于历时和共时的聚敛处,作为历史上语言未经证实的状态——作为“从未言说过的语言”,但仍然是真实的——它保证了语言史的可理解性和语言系统的共时逻辑。这样一种起源无法通过假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件”来完全确定;它是仍然没有停止发生的事情。我何可以把这个维度定义为先验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所有历史知识的先验界限和结构。
我们恰恰要在这个模式上探讨语言和一种纯粹的先验经验的关系,后者就如人类幼年一样,脱离了主体和所有心理底层。它不是可以在时间上简单地孤立出来的事件,也不是与某一心理状态一样的事件,儿童心理学(言语的层次)或古人类学(语言的层次)都无法构建的独立于语言的人类事件。但是,它甚至不是在语言内可以完全确定的事件,除非作为先验来源或已经提到的元界限(Ur-limit)。在人类幼年方面,经验是人类和语言的简单差别。个体不是已经说话的个体,而是作为并仍然是婴儿的个体——这就是经验。但在这种意义上,个体的幼年是存在的,人与语言之间的差别是存在的,但不是与人类历史上其他事件相等同的事件,或是辨别智人(Homosapiens)的众多特征之一。幼年首先对语言施加了重要影响,构成了语言,确定了语言的本质条件。
ISBN | 7564903511,978756490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