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崇台经济文选》主要有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综论西方发展经济学、怎样认识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对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复兴的一般评议、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论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发展经济学评新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发展思想史、经济学说史应当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思想、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等内容。
编辑推荐
《谭崇台经济文选》是中国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之一。 媒体推荐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于光远、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等代表性文选。出版这部文丛,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反映了经济科学的繁荣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黄范章
从专业角度看,《中国时代经济名家经典文丛》所选取的经济学文章,很多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起到了参考作用。有些观点在现今仍是中国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所以本套丛书的学术价值还是很高的。
本套丛书较之同类相关图书,具有“精”和“全”的特点。“精”是指本套丛书的选文,都是由经济学家亲手完成,是其经济学研究生涯的一个代表。“全”是指相对于市场上单个经济学家文集的出版,本套丛书即将出版的文集之多也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后选择出版这套经济学著作还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金碚 作者简介
谭崇台,1920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原籍重庆市开县,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
193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受教于朱光潜、叶圣陶、钱歌川、杨端六、刘秉麟、彭迪先等名师,1943年毕业。194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受教于熊彼特、汉森、列昂惕夫等著名经济学家。1947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去华盛顿远东委员会任专门助理之职,研究日本经济与赔偿问题。1948年应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教授的邀请,回到武汉大学经济系任教,成为武汉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后聘为教授。先后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副主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副主任委员、校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出任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学报》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顾问、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0年至1981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斯坦福大学、内华达大学讲学;1989年接受福特基金会邀请,重赴哈佛大学进行项目研究;并多次赴美国出席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会双方联席会议。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先后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兼湖北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现代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CEEEUS)中方委员等多种社会兼职;还被聘任为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并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兼职研究员。
谭崇台教授是最早把西方发展经济学系统引入中国的经济学家。他致力于将现代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史、中国经济增长与农业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发展初期历史经验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等。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学术大奖。 目录
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综论西方发展经济学
怎样认识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
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对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复兴的一般评议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论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从发展经济学评新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
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发展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应当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思想
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
李嘉图的经济发展思想
马歇尔的经济发展思想
凯恩斯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问题
寻租理论及其思想渊源
在跨期比较研究中拓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发达国家早期发展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纲
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十年来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迈进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
略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两种重要理论与中国现实的再思考
开发人力资本构建社会资本——解决农民贫困、农村落后问题的必由之路
经济快速增长与“丰裕中贫困” 文摘
插图:
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吸收了不少经济学说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例如,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一般认为,古典学派提出的有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仍然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如人口与资源的比例、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制约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国民收入职能分配的长期趋势的因素、生产剩余对积累的作用以及转化为投资等。又如,斯密曾有一观点:资本应该包括“所有居民既得的有用的能力”,被认为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中“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概念的发端。约翰·穆勒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投入价格的影响,把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来考察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这是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常用的分析方法。马歇尔对智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他明确地说:“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的结论,把公私资金用于教育之是否明智,不能单独以它的直接结果来衡量。教育仅仅当做是一种投资,使大多数人有比他自己通常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将是有利的。”①在《经济学原理》中他以整章篇幅研究了教育和训练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积极作用。马歇尔在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一般把它看成是他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4.有利于比较和借鉴,从国外既往的经济思想中吸取有益成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西方国家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初生的资本主义过渡到成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当代第三世界由殖民地或附属国成为独立国家后谋求经济进步的发展过程相比,历史条件不相同,社会情况不相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相同,从而绝不能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往日经验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照抄照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独自的特色,但是,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经济增长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中摄取一切能够为我们所利用并为我们所消化的营养,以启迪或拓宽我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综上,我们认为,有必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对经济学说中各家之言重新研究,特别注意其中的经济发展思想,以经济发展问题为脉络,写出经济发展思想史。
ISBN | 7511903398,978751190 |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谭崇台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