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译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概念拓展及结构要径研究》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口译学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和数据搜集、口译学习策略的概念发展与实证检验、口译学习风格的概念发展与实证检验、口译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结构要径分析等。
编辑推荐
《口译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概念拓展及结构要径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雷静,1981年生,回族,湖北武汉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教学与实践,2008年主持国家民委课题《民族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改革-基于跨区域三所民族院校的对比研究》。在国内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篇,普通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6篇,出版1部教材,5部译著,2种教辅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口译市场的需求发展
二、口译学习研究的拓展:以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为重点
三、本书所涉及理论方法
四、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二章 口译学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一、国内外口译研究
二、口译教学研究
三、大学生外语学习研究
四、研究总结和展望
第三章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和数据搜集
一、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简介
二、问卷设计
三、专家意见征询
四、问卷调研
五、本章总结
第四章 口译学习策略的概念发展与实证检验
一、口译学习策略的研究基础
二、口译学习策略的概念发展
三、口译学习策略的实证检验
四、本章总结
第五章 口译学习风格的概念发展与实证检验
一、口译学习风格的研究基础
二、口译学习风格的概念发展
三、口译学习风格的实证检验
四、本章总结
第六章 口译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结构要径分析
一、口译课程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之间的结构要径
二、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结构关系检验
三、本章总结
第七章 口译课程示例: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应用
一、口译课程示例之一
二、口译课程示例之二
三、本章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口译课程教学模式改进
三、大学生口译学习建议
四、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口译培训
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口译培训方面的重点和模式,这对本书所探讨的口译教学也有重要的支持。王立弟指出专业翻译培训与外语教学的目的不同;专业翻译培训与外语学习面临的问题不同;专业翻译培训和外语教学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衡量标准不同。翻译训练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让学生在社会群体的合作与相互交往中掌握新的知识。同时,在2003年的研究中他又指出国内的翻译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把翻译培训作为外语教学的手段和补充;以翻译研究替代翻译培训;学生外语水平达不到要求;培训方式粗放,急功近利。②
哈红光、向晓平提出,口译人员的培养现在出现了较多的模式,但就一般而言,不会脱离翻译的普遍性原则。口译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研究其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该强调的是文化语境的掌握、译者的语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个人综合素质等。③
袁小陆从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和口译实践出发,提出了包含语言交际能力、口译技巧和口译超语言因素的口译能力模式,并分析了考核口译能力的口译测试的有用性,分别对有用性的六个特性(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影响性和可操作性)作了简要的考察。
ISBN | 9787811089691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雷静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