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故事胜过大道理》内容简介:通过将故事开拓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既实用又有效。孩子的小脑袋总是装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无数的问号,用讲故事的方法启蒙孩子的思维,拓展孩子无限延伸的创造力。美国儿童心理专家发现,父母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能有效训练孩子的思考能力,并搭建起亲子间亲密互动的桥梁。
编辑推荐
《好故事胜过大道理》编辑推荐:每天补给心灵养分,唤醒孩子心中的理性嫩芽。用趣味小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出聪明的孩子。 作者简介
王怡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台北市立疗养院总医师,阳明大学兼任临床讲师。专长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领域,每周接待大批亲子教养咨询,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亚斯伯格儿童及长时自闭症团体,家长团体等前来咨询治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研究颇有建树。 目录
推荐序说故事,萌发孩子理性
推荐序启迪孩子心灵的故事良方
编者序 “故事”是疗愈心灵的医生
Chapter 1 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格要从小培养
幼儿期培养好习惯
1.拇指、奶嘴要离口——建立孩子安全感 004
童言童语说故事——拒绝长大的花仙子美美 006
2.不打招呼不等于“没礼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009
童言童语说故事——开心城堡与生气城堡 012
3.让孩子做好分内的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016
童言童语说故事——不爱干净的公主 018
4.允许孩子犯错是成长助力——理性看待孩子的错误 021
童言童语说故事——和善爸妈 024
5.电视广告荼害孩子价值观——教孩子懂得控制欲望 028
童言童语说故事——芊芊的广告梦 031
6.“问题小孩”从书中解惑——培养孩子阅读与想象力 035
童言童语说故事——充满智慧的小威尔 037
Chapter 2 踢掉阻碍成长的绊脚石
萌发孩子正向理性
7.杜绝家中小霸王——教孩子以“理”行事 044
童言童语说故事——无法控制脾气的狮子小雷 046
8.看见孩子能力,因材施教——发扬孩子的优点 050
童言童语说故事——与众不同的小兔皮皮 052
9.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方面——谈正向思考、不抱怨 055
童言童语说故事——黑白精灵的赌注 058
10.从手把手到放手——从自理能力中建立自信 062
童言童语说故事——害怕被风吹走的艾莉丝 066
11.让同理心取代“自我主义”——学习不自私的公平原则 069
童言童语说故事——没人爱的自私鬼苏菲 072
12.现实教育,帮孩子与世界接轨——树立孩子正确观念 076
童言童语说故事——白狐与黑狐 078
Chapter 3 提早打造孩子的人脉存折
拓展孩子交友圈
13.帮孩子牵线搭桥——让孩子学习交朋友 084
童言童语说故事——需要朋友的小熊笛笛 086
14.尊重为友谊之本——教孩子面对儿童间的友情 089
童言童语说故事——友谊不见了 093
15.跨越心中的交友障碍——克服孩子的害羞问题 096
童言童语说故事——美乐蒂的苹果脸 098
Chapter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好家庭使孩子通情达理
16.别让孩子骑到父母头上——父母要树立权威 104
童言童语说故事——无声的妈妈 107
17.父亲是家庭凝聚的支柱——父亲关爱的重要性 111
童言童语说故事——忙碌的狮子国王威利 115
18.手足争吵是为了争宠——父母的爱要平等无差别 118
童言童语说故事——爱吃醋的鹅宝宝 121
19.尊重残缺天使——教孩子关怀弱势 124
童言童语说故事——点点不是小怪物 126
20.理性看待亲人逝去——教孩子了解死亡与度过伤痛 129
童言童语说故事——狗狗托比离开了 132
Chapter 5 不完整的家庭该怎么保护孩子的心
教孩子面对父母不睦
21.啃食孩子安全感的蛀虫——父母争吵造成孩子恐惧不安 136
童言童语说故事——崔斯特的秘密基地 139
22.别让婚姻缺憾,影响孩子成长——教孩子面对父母离异 141
童言童语说故事——无尾熊乔斯害怕的两种语言 143
23.残缺的月亮也能发光发亮——单亲孩子的照护原则 146
童言童语说故事——小虎维克需要爸爸 149
24.让孩子接受“另一半”——教孩子接纳再生家庭 152
童言童语说故事——蒂娜与班杰明的新爸爸 155
Chapter 6 陪伴孩子度过青涩时期
解决难以启齿的成长问题
25.正面看待“青春期”——帮助孩子面对身体差异 160
童言童语说故事——毛毛虫薇妮莎的烦恼 162
26.外表的虚荣敌不过内在自信——强化孩子自我价值 166
童言童语说故事——爱漂亮的小美人鱼艾丽 168
27.“纸片人”的扭曲价值观——教孩子尊重身体 171
童言童语说故事——超级苗条的猪小妹圆圆 173
28.面对情窦初开的孩子——分享正确爱情观 176
童言童语说故事——小男孩杰森坠入爱河 178
29.“宝宝从哪里来?”——与孩子正确谈性 181
童言童语说故事——袋鼠邦邦与妮妮的爱情结晶 184
30.教孩子做身体的主人——预防性侵害 187
童言童语说故事——大野狼杰弗瑞 190
31.被霸凌的孩子怎么办?——杜绝校园霸凌 193
童言童语说故事——昆西遇到尼古拉斯大角头 195
32.别小看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排解孩子忧郁情绪 198
童言童语说故事——阁楼里的小潘多拉 201 序言
推荐序 说故事,萌发孩子理性
故事,对各年龄段、不同社会阶层,甚至是整个企业、国家来说,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与重要含义!对成人而言,他们通过杰出人士的奋斗经历与精神,激励自己向上,并借鉴他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父母而言,他们通过成功教养的故事分享,调整自己的教养模式,期许孩子也能培养出通情达理的态度;对孩子而言,他们通过故事,拓展创造与想象力,并从中获取知识与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进而打下良好品行的根基!
因此,让孩子从小接触故事,远比生硬、抽象地对孩子“说道理”更有效。事实上,在多年的教育经验里,我便有所体悟了。
由于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最头痛、也最难以理解的科目,若老师只是在台上自顾自地说着乏味理论,学生们当然会有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懂。但是,我发现只要每次将其原理的来龙去脉以故事的方式说给学生听,他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解题速度还加快了许多。
同理可证,我也将这套“说故事”的方法运用在我的孩子们身上,当他们犯错、遇到困难时,通过故事来传递道理,让孩子从中摸索出解决方法;当期望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展时,通过故事来引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童言童语的说法,将使孩子能更完整地吸收故事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观念与心态。
此次,本书作者王怡仁医师在庞大的亲子书海中,投下一枚震撼炸弹!首创“一书二用”的教养方式,同时将父母对教养上的疑惑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生活情境与童话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间的延伸讨论。通过书中故事的联结,为父母与孩子搭起一座良性的沟通桥梁,使亲子关系更为紧密。在此诚挚推荐本书给天下父母,期望利用故事的影响力,尽早启蒙孩子的理性,激发其潜藏已久的天赋!
国际亲子教养专家 王擎天推荐序
启迪孩子心灵的故事良方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产,快乐的源泉,父母都期待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地成长,快快乐乐地生活,更殷切盼望孩子能拥有良好的品德,但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让父母伤透了脑筋,究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常常思考,生活水平与教育程度越提升,家长们便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但明明已经为孩子安排了所谓的“最佳”教育方式,为什么孩子还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呢?因此,对现今的父母而言,孩子的教养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棘手!
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的我,常常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欣赏孩子们在团体之中的相处模式,甚至也常常见到孩子们的争执及各式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常会借助“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建立正向行为。现今孩子的情绪较难掌控,常常不动口而是先动手来处理纠纷,因此我经常讲《爱花的牛》的故事,来教导孩子培养正向情绪;透过故事的导读,再分享并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当遇到生气的事情时,大吼大叫、生气是没有用的,应以更理智的方法来处理生气的情绪。所以,“故事”对于正在萌芽理性的孩子来说,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身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我,很荣幸有此机会比大家更早接触到这本书,内容从“家有宝贝——生活Story ”着手,解读现代父母经常遇到的教养问题,再通过“家庭教养堂——当孩子的心理医生”,提供教养原则,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犹如亲子教养咨询门诊;接着,运用“童言童语说故事——道理也能通”所精心选编的故事,以儿童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述故事,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拥有良好品格;并在文末的“互动是启蒙的开始! —— 10mins亲子互动”提供增进亲子感情的游戏与方法,让双方关系更融洽。
此外,在整本书中,更包罗了从幼儿时期的发展到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适应、人际互动、交友、对性的好奇、对爱的探索等问题,提供父母最具创意与灵活的解答,因此衷心推荐本书给各位爸爸妈妈、教育工作者及最可爱的小朋友们!
台中市镇平“国小”附设幼儿园园长王惠美推荐序 “故事”是疗愈心灵的医生
在多年的团体治疗里,我们经常会通过“故事”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方法不外乎是治疗师先起故事的头,最后让孩子结尾;或者通过故事接龙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内心最深层的潜意识,而治疗师便可从中分析他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故事治疗。
在美国,就曾有一个案例是通过故事来治疗孩子心理的。艾维是一位个性冷漠、不善表达的10岁单亲儿童,而治疗师通过《小熊采蜂蜜》的故事,了解到他与妈妈的关系与问题。小熊代表自己,蜂窝代表妈妈,而蜂蜜代表爱的来源,由于艾维在讲述小熊采蜜的过程中都没受到蜜蜂的阻挠,显示出他期望从母亲那儿获得关注时,不会受到母亲的责备或伤害(指蜜蜂的毒针);由此推论,治疗师也利用故事让艾维知道当他受到伤害时,其实可通过其他渠道寻求慰藉,满足心理上的遗憾。因此,治疗师讲述小熊因了解蜜蜂有时并不喜欢他去采蜂蜜,所以他会去附近的枫树林采树皮滴下的甜甜蜜汁,以此让艾维知道即便他无法从母亲那儿得到他所期望的关爱,但依然能从其他渠道,如朋友、长辈等那里来寻求协助。
医学博士佩塞斯基安表示,故事是一种图像与意像的语言,通过“说故事”能将其角色与自己的情况相对应,并以角色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在情绪的冲突与矛盾。所以本书的主轴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再加上个人多年的亲子团体治疗经验,故创造出针对父母与孩子进行双管齐下的故事教养。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不安、忧郁与矛盾,都能通过故事而获得解答,诸如人际相处的难题、父母间的争吵、如何面对亲人死亡,以及难以启齿的性等,利用儿童所能理解的童话内容,赋予孩子无限想象的空间,藉此让层层疑团获得解答,使其提早理解世界的人情世故、培养其通情达理的处世态度!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青少年儿童精神科医师
王怡仁 文摘
童言童语说故事——道理也能通
拒绝长大的花仙子美美
在花仙子的国度里有一个仪式,每当小小花仙子长大时,她们便会举办“长大礼”,这代表她们终于可以开始学习更高阶的魔法了。然而,代价就是她们不能再吸着大拇指和拿着小被子不放!
美美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小花仙子,但她却很爱吸拇指,甚至还有一条专属于自己抱着的小碎花被子。每当她吸着拇指或窝在小被子里时,就会觉得自己还像个小宝宝般被呵护着,因而感到非常安心。但是,美美的妈妈一直很担心她无法参加“长大礼”以至于不能学习更高阶的魔法,所以想尽办法希望美美能戒掉吸拇指和随时拿着小被子的坏习惯。
一天晚上,妈妈在美美的拇指涂上辣椒酱,希望她因为被辣椒酱呛到而不敢吸,结果没想到美美那天不仅哭了一整晚,甚至还大喊尖叫到把花仙子王国附近的草精灵都吵醒了,最后美美的妈妈只好放弃,赶快倒水冲掉美美手上的辣椒酱。
又有一天,美美的爸爸把她的小被子没收了,并且跟美美说:“我们今天不要拿小被子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喔!”
结果美美坐在地板上,哭着说:“不要、不要,我不要长大!我不要长大!”
爸爸耐着性子劝她:“可是如果你不学着长大,就不能和其他花仙子一样学习更高阶的魔法,那你要怎么办呢?”
美美开始闹脾气了,生气地说:“哼!我才不要学魔法,我要小被子,我要小被子……”接着,美美跟爸爸赌起气来,生气地回房间去吸她的拇指了。
正当美美用力地吸着拇指时,却听到外面传来“咚、咚、咚”敲窗户的声音,同时一个甜美温柔的女声问道:“美美花仙子,可以开下窗吗?”
好奇的美美跑到窗户边想知道是谁,结果竟是她最崇拜的花仙子姐姐──蜜蜜。
“哇!蜜蜜姐姐,我好想你哦!”美美一边撒娇,一边打开窗户让她进屋。
蜜蜜轻盈地飞了进来,转了一圈后,降落在地上。接着关心地问美美:“你怎么了?我在好远的地方就听到你在哭,所以特地飞过来看看你。”
此时美美突然想起爸爸妈妈不准她吸大拇指,也不许她抱着小被子的规定,便生气地叉着腰说:“我的爸爸妈妈真的很讨厌,他们为了要我快点长大,说如果我再吸拇指就不给我糖果吃,甚至还把我的小被子收起来了……可是……我就是不想长大嘛……”
蜜蜜心有同感地微笑,点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件事啊!呵,我跟你说喔……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呢!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快要气炸了!”
美美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说:“真的吗?蜜蜜姐姐,你也是这样吗?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蜜蜜这时飞到空中,转个圈,挥一下手指,只见空中撒下金粉,变出一大束向日葵。看到这番情景,美美惊叹地喊道:“哇!蜜蜜姐姐,你好厉害哦!怎么变的?这些花让人心情好多了,你教教我,我也想变……”
蜜蜜微笑道:“很棒对不对?这个啊……就是在不吸拇指、不拿小被子,并且参加了“长大礼”之后,才学会的魔法呢!其实那个时候,我也很羡慕其他花仙子能变出许多花束去安慰心情不好或者是受了伤的小小花仙子;那时我也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去学些新魔法让别人开心,也让自己高兴呢!”
蜜蜜边说边用手指在桌上点出满天星、小樱花、波斯菊等漂亮的花束。而美美看到蜜蜜能变出这么多美丽的花,还能让人家心情变好,便有些心动地问:“真的吗?那我也想快点长大,听起来很不错呢!原来长大那么好玩啊!好,那我也来试试不吸拇指和拿小被子,蜜蜜姐姐,你能帮助我吗?”
蜜蜜说:“这必须要你自己愿意长大,才能真正戒掉吸拇指和拿小被子的习惯,当你完成后,我相信你就能学习新的魔法帮助别人了!而且,你也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喔!”说完,蜜蜜飞到空中,转个圈就消失了。
隔天一早,美美放下手中的被子,嘴里也不再含着拇指,并且大声地跟爸爸妈妈说自己决定要长大了。听到美美这么说,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便带着美美去参加“长大礼”。过了一阵子后,美美确实学会了许多小魔法,而她现在也会变出许多美丽的花束,去鼓励爱哭的小小花仙子呢!
ISBN | 9787807336983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作者 | 王怡仁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