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生态累计理论与案例 [平装] 9787511103703,75111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生态累计■理论与案例》对循环经济中常用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等概念从热力学角度进行诠释,分析了完全循环的理论和现实性问题,并从能流、物流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循环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循环的主要因素和解决途径,使得循环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更加充实。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生态累计■理论与案例》对中提出生态累计■分析(ECECA)的方法,认为该方法能够弥补以前研究方法的缺陷,能够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从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考察。同时基于生态累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用此指标体系对钢铁企业和铝业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河北省的循环经济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循环经济的新视角,给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的具体建议和意见。本书由孙振清著。
编辑推荐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生态累计■理论与案例》对循环经济中常用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等概念从热力学角度进行诠释,分析了完全循环的理论和现实可实现性问题,并从能流、物流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循环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循环的主要因素和解决途径,使得循环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更加充实。本书由孙振清著。
目录
第1章概述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本书结构 第2章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 2.1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2.2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 2.3循环经济原则 2.4循环经济的再认识 2.5本章小结 第3章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3.1资源 3.2生产 3.3消费 3.4以畑的观点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解 第4章废弃物 4.1废弃物的描述 4.2废弃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可避免性 4.3资源被放错的原因 4.4避免废弃物产生的措施 第5章循环 5.1循环的局限性 5.2循环的物流能流分析 5.3循环的经济学分析 5.4循环经济是博弈的结果 第6章生态累计■ 6.1方法学概述 6.2能量、能值和畑 6.3畑分析 6.4生态累计畑分析法 6.5ECEC计算 6.6投入产出方法的引入 第7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7.1指标描述 7.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述 7.3循环经济指标 7.4基于ECECA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第8章企业案例 8.1生态累计完美度的计算 8.2MFA、畑和能量分析的对比 8.3ECECA与其他方法对比 8.4钢铁企业的综合评价 8.5工业园区综合评价 8.6总结 第9章河北省案例分析 9.1河北省情概述 9.2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9.3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和思考 第10章结论 10.1论文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10.2政策建议 10.3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A钢铁冶炼过程各工序■消耗 附录B河北省案例中涉及的数据及指标 表索引 表2-1生态系统和工业系统比较表 表3-1资源类型 表3-2高炉生产1t钢所需原料(2004年中国重点企业) 表4-1反应中的■值及摩尔重量 表4-2环境问题与工业界满足人类需求方法的联系 表5-1非可再生物质循环类型的分类 表5-21990年西德物流情况表 表6-1能量、炯和能值的特点 表6-2能值定义的演变 表6-3全球能值核算表 表6-4四次伦敦烟雾事件的比较 表6-5污染物的DALY及其ECEC参数 表6-6能量投入产出 表6-7过程的投入产出表 表7-1SCOPE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表7-2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表7-3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表7-4总体指标 表7-5分系统指标体系 表7-6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表7-7某钢铁厂生产过程中的ECEC流及完美度表 表8-1某企业炼焦过程的■和ECEC流表 表8-2MFA和■分析能量指标对比分析表 表8-3MFA、■分析和ECEC分析结果对比 表8-4有害物质造成的ECEC损失表 表8-5钢厂可持续发展指标表 表8-6 ECEC指标评价表 表8-7 MFA的主要指标 表8-8企业指标评价表 表9-1河北省主要资源储量情况 表9-2河北省经济、环境现状表(2004年) 表9-32000-2004年经济增长与污染物生产及排放关系 表9-4河北省经济-环境-资源近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表9-5河北省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表9-6河北省废弃物利用主要指标 表9-7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表 表9-82000-2004年河北省经济及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在全国的位次 表9-9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的位次 表9-10河北、北京、天津产业结构及河北省在全国的位次 图索引 图1-1本书研究结构图 图2-1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图2-23R原则实施次序图 图2-3不同级别的物流规模 图3-1以熵和物质流表示的生产过程 图3-2资源利用与资源枯竭脱钩策略图 图3-3钢铁生产简单流程图 图3-4基于■流的经济活动分解 图4-1废弃物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4-2人类对自然态度的转变 图5-1物流流程图 图5-2产品生命周期,物流平衡及价格 图5-3政府与企业博弈图 图6-1物流、能流核算方法示意图 图6-2能值和炯函数示意图 图6-3不同生产流的能值比较 图6-4ECO-indicator 99方法中的影响类别指标图 图6-5过程示意图 图7-1循环经济物流及价值流模型 图7-2指标体系框架 图7-3企业ECEC涉及各参数关系示意图 图8-1产品的不同生产方式示意图 图8-2联合生产的能流、能值、能值转换率示意图 图8-3不同方法下物料比重变化图 图9-1河北省资源-环境-经济关系图 图9-2河北省2003年物流全景图 图9-3指标示意图 图9-42000—2003年河北省主要指标图 图9-5北京、天津、河北迁入人员受教育程度对比 附表索引 表A-1煤炭开采■消耗 表A-2运输方式的■消耗 表A-3烧结工序■消耗 表A-4炼焦工序■分析 表A-5炼铁工序炯消耗 表A-6电炉钥的■消耗 表A-7吨转炉钢■消耗 表A-8直接还原铁工序物料及■消耗 表A-9各工序的累计■消耗 表A-10炼钢各工序间■投入产出表 表A-11物质热焓及化学■ 表A-12物质的热焓及化学■(续) 表B-1河北省2003年可再生资源及其生产ECEC 表B-22003年河北省非可再生资源生产和使用 表B-32003年河北省进口产品和服务ECEC 表B-42003年河北省出口产品和服务ECEC 表B-52003年河北省资源价值 表B-62003年河北省ECEC流汇总表 表B-7河北省废弃物及其综合利用ECEC 表B-82003年河北省ECEC指标 表B-92003年河北省循环经济ECEC指标 表B-10河北省2000-2003年主要可持续发展ECEC指标对比表 附图索引 附图1独立生产模式物流能流分析示意图 附图2初步连接模式物流能流示意图 附图3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规划物流能流图
ISBN9787511103703,751110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振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