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不要轻信保险师:保险推销员不告诉你的40件事》主要内容简介:讲明保险推销员不告诉你的40个内幕,揭秘保险行业的敛财潜规则,避开保险条款的明暗陷阱,从评估险种、购买险种到险种理赔、收益的完全攻略,第一本大众与保险行业的智斗全书。想要安心,又想有收益?买保险之前,哪些事你非知不可?
编辑推荐
《千万不要轻信保险师:保险推销员不告诉你的40件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投保前,保险推销员会出什么招/1
第1件事:免费送保险“保险”吗/2
第2件事:不可盲目购买“人情保单”/7
第3件事:你“被保险”了吗/14
第4件事:如何挑选一个优秀的推销员/19
第5件事:存单变保单让你防不胜防,/27
第6件事:车险黑幕中的捆绑销售需防范/33
第7件事:保险“停售风”背后的“忽悠”/37
第二章 选险种,如何看门道,不看热闹/43
第8件事:购买健康医疗保险因人而异/44
第9件事:你需要人寿保险吗/53
第10件事:儿童保险,钱要花在刀刃上/60
第11件事:明明白白买意外险/65
第12件事:有医保的人还要买重疾险吗/70
第13件事:千万不要贪心购买“地下保单”/76
第14件事:分红险的红利不一定比银行好/81
第15件事:一张保单真能“保全家”吗/85
第16件事:为家护航,火灾唤醒投保意识/91
第17件事:航空意外险,一场危险的游戏/96
第18件事:万能险真的“万能”吗/102
第三章 签约前,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陷阱/109
第19件事:保险合同一定要亲自签名/110
第20件事:重复保险,理赔不重复/115
第21件事:小心“鸳鸯保单”侵吞保费/119
第22件事:投保时要注意“男女有别”/123
第23件事:慎防违规“倒签单”骗保/129
第24件事:先“签单”后“验货”是行规/132
第四章 签约小心谨慎的关键点/137
第25件事:合同晦涩难懂,花钱难买明白/138
第26件事:小心保险中的“霸王条款”/143
第27件事:了解合同中的“四大名人”/150
第28件事:保单中隐藏着十大关键时间点/155
第29件事:不要在空白投保单上签名/163
第30件事:投保要遵循“最大诚信原则”/169
第五章 签约后,不能疏忽的关键点/173
第31件事:保单要及时“过户”/174
第32件事:长途客运站买保险“保险”吗?/179
第33件事:10年期保单竟变“20年期”/183
第34件事:投保后发现填错年龄怎么办/188
第35件事:消费型保险暗藏“自动续保”条款/192
第36件事:购买附加险须留意续保条件/195
第37件事:“鸡肋保单”,退掉还是保留/200
第38件事:如何更改保险受益人/204
第39件事:你有多少“财”可以回来/208
第40件事:代理人频繁换,你的保单怎么办/212
附录:常见的保险名词解释/216 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买保险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生的风险无处不在。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很多危险,比如——
受伤:危险概率为1:3(也就是3个人中就有1个人受伤)
车祸:危险概率为1:12
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为1:340
家中成员死于突发事件:危险概率为1:700
难产:危险概率为1:6
乳腺癌:危险概率为1:2 500
溺水:危险概率为1:5 000
死于中风:危险概率为1:1 700
死于火灾:危险概率为1:5 000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并产生了购买意愿。其实,保险源于国外,是典型的舶来品。而国外的保险又源于早期的合作社,即一些人互相出钱凑份子,成立一个基金。一旦某人出了事,就用基金的钱帮助他渡过难关。时间长了,合作社的人越来越多,就成为早期保险公司的雏形。对参与这个游戏的人来说,买保险就是买一份放心。而每个不幸的人就是接受帮助的人,没有接受帮助的人,则是用自己的钱帮助了别人,所以保险并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人生的保障”。
胡适博士有一句名言:“保险的意义就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长大时的准备。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曾经说过:“别人都说我很富有,但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的确,保险的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但如今,保险已经成为金融三大工具之一,成为和银行、证券并存的理财手段,因此,保险产品也有了很多投资理财分红型产品。
明明白白买保险是所有消费者共同的心愿。在过去,不少投保人碍于熟人的面子或禁不住保险推销员的劝说,稀里糊涂就购买了保险,但是对于自己购买的保险究竟好在哪里、实际保了什么以及将来能领到多少保险金,却是一头雾水。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容易对保险产生种种误解,甚至很多人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东西。因此,许多人宁愿把钱存进银行里收利息,也不愿购买可以为未来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
买保险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理赔难。有的投保人买了保险,是因为听信了亲戚、朋友的宣传,有的消费者甚至连保单都由朋友代填,买完就随手扔在抽屉里;在理赔时却发现当初极力推销的保险推销员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找到保险公司,又发现与保险推销员承诺的格格不入;有的投保人看到一大堆的免赔条款,傻了眼;想退保,还要付不菲的手续费,经济损失又太大,“上船容易下船难”。
理赔难使得投保人在面对保险推销员时也没什么好脸色,而买保险时就像过沼泽地,处处都是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保险推销员设的圈套里。那么,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与那些巧舌如簧的保险推销员打交道呢?本书就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投保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消费者可以了解一些保险内幕,为今后的投保提供一定借鉴。
现在,本书就为你一一揭开保险推销员不告诉你的40个秘密。 文摘
版权页:
黄先生很生气,便询问赵女士,赵女士告诉他,这个险种就没有10年的,一签就是20年。对于当时和黄先生约定的10年期限一说,赵女士表示,当时自己和赵先生说的是先交10年看看再说,10年后如果缺钱就取出来,如果不缺钱就续交。
黄先生听到赵女士如此解释非常生气,最终,黄先生决定退保。由于提前退回保金属违约行为,黄先生的账户上仅退回了。
[你不知道的内幕]
明明说好是10年期保单,最后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20年期,黄先生这份“熟人保单”让他成了冤大头。对此,黄先生投保的那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按照保险公司规定,保险推销员在销售保险时有义务让投保人充分了解保单的内容和风险。如果投保人发现推销员有欺骗投保人、刻意隐瞒保单内容的行为,将与其解除合同。但是对于黄先生一事,这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在保单上就写明了投保期限,黄先生一看便知,而且近年来,保险公司的客服也都会进行电话回访,所以黄先生所说的10年期变20年期,根本不是保险公司的原因,而是黄先生自己没看清楚保单所致,所以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而黄先生表示,自己以前并未接到过保险公司的任何回访电话。
对于隐瞒保单内容的情况,保险公司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名保险公司推销员透露:隐瞒保单内容是保险行业的“潜规则”。
这名推销员说:“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时不愿让投保人了解保单的全部内容,这不是偶然现象,这在保险行业其实早已司空见惯,早已是‘潜规则’。”此外,他还表示,“拉一单的提成很高,所以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往往不会让客户看到保单的具体内容。”
ISBN | 7564046694,978756404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墨墨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