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资本运营风险控制》内容简介:目前,我国创业企业的基本格局是,从市场需求导向看,主要分布在外向型经济中;从所有制性质看,主要分布在民营经济中;从从事行业领域看,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等。创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通常难以满足银行信贷等传统外源间接融资渠道的市场要求,更难符合股票发行与上市、债券发行与上市等传统外源直接融资渠道的准入条件,加上赖以生存的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其快速、持续增长的需要,有限的资本供给和巨大的资本需求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严重制约了创业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严重阻滞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
编辑推荐
《创业资本运营风险控制》是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胡振兴,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基本范畴约定
第一章 创业资本运营的理论基础
一、代理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公司治理理论
四、财务契约理论
第二章 创业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投资
二、创业投资
三、创业投资基金
四、创业资本运营模式
第三章 创业资本运营流程
一、创业资本融资管理
二、创业资本投资管理
三、创业资本蜕资管理
第四章 创业资本运营风险分析
一、风险概览
二、创业资本投资风险
三、创业资本融资风险
四、创业资本蜕资风险
第五章 控制创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基本机制
一、风险控制与创业资本运营治理机制
二、创业企业治理机制
三、基金管理人治理机制
第六章 控制创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创业资本运营结构
二、建立创业资本运营业绩评价体系
三、构筑创业资本运营风险预警系统
第七章 控制创业资本运营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案例评析
二、完善创业资本运营市场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上述政治、经济和科技背景下,将目光集中于创业资本运营机制问题,并且聚焦于创业资本运营风险控制问题,是自然,也是必然。
(二)问题提出创业投资基金是迄今为止从事创业资本运营的最典型、最科学、最成熟、最有效的资本形态、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是创业资本从事创业资本融资、投资和蜕资最恰当的运营模式,在一个经济体的创业投资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是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组织方式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机构),将现有的或潜在的创业投资者闲置分散的“耐心而勇敢”的创业资本聚集起来,充当“创业资本放大器”;二是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在社会资本供给者(即创业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需求者(即创业资本使用者)之间架起桥梁,为创业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必要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充当“科技成果转化器”;三是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分阶段投资、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等方式来规避和降低创业资本运营风险,同时,将创业资本运营风险转移一部分由众多的创业投资者承担,充当“金融风险控制器”;四是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将创业资本投入到有潜质的创业企业后,并通过参与经营管理和后续增值服务,把该创业企业培养成“材”,成为资本市场有价值的企业,充当“价值企业孵化器”。
应该说,以创业投资基金方式来设立创业资本组织、从事创业资本运营是一种最佳选择。
ISBN | 7514103821,978751410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胡振兴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