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在我心中 [精装] 70493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广播在我心中》一书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60周年而编撰的。以百姓平实的言语描绘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艰苦创业史,奋斗史。同时也是广播工作者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真实画卷,一个展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辉煌业绩的绚丽窗口。
媒体推荐
总序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徐光春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诞生了。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此走上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6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编辑出版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奖作品选》、《广播改革论文选》、《广播在我心中》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故事》一套丛书,向世人提供了一幅描绘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进程的历史画卷,一个展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辉煌业绩的绚丽窗口,一部赞美几代广播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英雄史诗。从这套丛书中,我们仿佛听到从延安窑洞里发出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仿佛听到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也仿佛听到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要求全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号令;我们看到了广播工作者遵循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认认真真地采访,精益求精地制作,殚精竭虑地思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我们感受到广播上作者对广播工作灼热的情感,在一个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里,在一个个平常 而又不平常的故事中。凝结了他们的欢乐与喜悦,表达了他们的感悟与寄托,体现了他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还感受到广播工作者与听众之间水乳交融的感情。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献给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一笔精神财富,是献给曾经和正在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而奋斗的人们的一曲优美颂歌,也是献给新世纪的一份精美礼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创业史、奋斗史,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乃至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回顾60年的光辉历程,喜看60年的累累硕果,追思取得这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牢牢记住: 一切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是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十分重视,非常关心,亲自指导,这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建立功勋、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报纸刊物、广播、通讯社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江泽民同志多次发表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包括广播工作在内的新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使命,强调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切归功于人民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播工作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传播者。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生命力,就是忠实地实现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战斗力,就是忠实地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感召力,就是通过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团结在党的周围并为之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和奋斗业绩,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报道素材。人民群众的支持、关心和爱护,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
目录
总序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徐光春/l 要让人民更爱听广播吴冷西/6 弘扬延安精神再创广播辉煌田聪明/8 缅怀先辈,面向未来,以新的作为创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美好明天杨波门2 陈老总喜送收音机王震学/l 钱学森听广播谈高见宋广礼/4 小小线滚子刘心武/8 我为广播做节目陆道培/11 我在电台讲科普知识韩济生/13 飞向延安郭林雄汤其舜/15 病中为广播写书路遥/2l 广播的威力顾志成/22我在电台说评书袁阔成/24 广播伴我科学探险考察高登义/26 广播,我贴心的“大哥”卞毓麟/28 (小说连播),使我成名曹灿/31 一切为厂听众张家声/33 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陈祖德/35 把根留住王刚/37 广播勺我的音乐生活冯光钰 /39 回响在我心中的(小喇叭)金波/42 辛苦了,(小喇叭)的编辑同志潘振声/45 从热心听众到知心朋友乔松楼/47 30年了,总有好节目等待我周超凡/50 友谊情与责任感赵世英/53 人民广播情系人民安危耿庆国/55 我为广播献力量苏丹·#张波拉托夫/57 我听朝语节目李贤德/59 谢谢(小喇叭)樊发稼/61 想起了蔡字征孙幼忱/63 广播伴随我成长杜子德/66 结识(小说连播)孙武臣/69 紧紧依傍的挚友李向晨/72 广播助我扬起人生的风帆周长越/73 广播,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申俊然/76 “二极管”的故事董正心 /79 我与一位恩师挚友褚多锋/81 让<小喇叭)越吹越响王立威/85 我与广播的不解之缘赵厚祥/88 半个世纪的广播缘俞康福/91 广播伴我成长谢景开 /94 听广播长知识董荣贤/98 “宝石花”,心头的花夏修道/100 广播,与你同行刘长有/102
文摘
书摘 30年了,总有好节目等待我 周超凡 我的工作需要我不断查资料、审稿、看书,总之很费眼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眼睛很容易疲劳,在工作之余,我就尽量多发挥耳朵的作用来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更加酷爱收听广播。 知我者,挚友也。近日,一位好友送我一台“索尼”收音机,14个波段,据说灵敏度极高,可以清晰地收听到海内外很多电台。我深为朋友的关心所感动,同时也回味起这30多年来我和广播的一幕幕。 1965年秋,我作为年轻医生中的业务骨干被选人北京医疗队,派往山西贫困地区。后来,又转辗湖北、江西等省。当然,60年代农村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但最让我难以适应的却是每 天不能及时看到报纸和书刊。我们医疗队里有一台有短波的收音机,大家都把它视为至宝。它给我们医疗队员和驻地的父老乡亲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我们用它听新闻,听小说连播,听京戏。每天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一定要打开收音机,而每当此时,周围的老乡也会以各种理由聚到我们的驻地来。那时,我们不管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出诊,在马车或拖拉机上摇摇晃晃的几个小时应当说是最难熬的,既不能看书又不能写东西,听收音机是我们避免荒废时间的惟一选择。时至今日,我还能背出诸如“声声泪、字字血”等大量京戏的台词。当时的广播节目内容远不如今天丰富,但我认为即使反复收听戏中那些字斟句酌、对仗工整的台词,对我文学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想来,当时热衷于听广播,对我这个南腔北调的温州人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学会了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这不仅使我在日后的从医生涯中免去了许多与人交流的尴尬和麻烦.更为我教育子女积累了自身素质条件——令我当时意想不到的是:如今,我的儿子成了一个具有一级甲等普通话水平的国家电台节目主持人。 改革开放后,为了掌握大量国外中医药文献资料,尤其为了直接了解日本研究中医药的进展,我决心尽快学会曰语。于是在我繁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增加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节目——每天定时跟着广播学日语。后来还达到了可以翻译中医药专业文献的水平,并不断在《国外医药·中医中药分册》上发表译文,还被聘为该杂志的特约编审。我的好几个研究生都曾向我的老伴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他是怎样从学俄语转到学日语的,在日本工作过吗?老伴笑答:“70年代那会儿跟着广播学的,这是老周这辈子惟一的一次赶时髦!” 我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特别热衷于农业,坚持收听有关农业的广播节目。一次一位农业部的副部长找我看病,我和他讨论起了大田作物的矮杆抗倒伏问题,这让在一旁的部长秘书十分吃惊,事后他对我开玩笑说,他对现代中医的印象再也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怎么会知道我全是从广播中得来“纸上谈兵”的知识呢!当然,我听农业节目决不仅仅是纸:谈兵。一次在收听介绍国外农业发展动态的节目时,我听到这样一条信息:国外将对农业加 工产品的汞含量和砷含量有严格要求。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中药和中成药还在经常使用含汞的朱砂和含砷的雄黄,就给全国政协送交了一份提案,提议将雄黄和朱砂在国家药典中的用量降低三分之二,建议“同仁堂”等中成药出口企业严格控制传统中成药中朱砂和雄黄的用量。我的提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谢广播,更热爱广播了。 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重,关心政治、重视社情民意就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看报纸和电视都很费眼力,对我来说听广播是了解世界、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每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以及北京台的《新闻1999》,是我必听的节目。 另外还有一类我经常收听的节目,就是健康教育节目。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更可以学习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方法。我认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非常感谢那些医药卫生节目的主持人和编辑为全社会所作的贡献。但不尽人意之处也还是有的。也许是长期从事严格的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使自己过于吹毛求疵,我时常会挑这类节目在讲求科学性方面有时不够严谨的毛病。每当此时,在收音机前的我都急得想夺过话筒说几句。在一旁的儿子曾笑我说,有点分歧的节目往往是好节目,因为它可以激发听众的参与热情……唉,这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愈是爱之,愈求其完美。 三十多年了,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我打开收音机都会有好听的节目在等待我。广播伴我渡过了艰辛的时代,促我奋发向上.帮我事业成功,给我无穷乐趣。我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广播!辛苦了,广播工作者!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 友谊情与责任感 赵世英 记得1950年,在家乡——天津市武清县忠义村,少年时代的我,每天早晨都要跑到邻居家听矿石收音机广播。人家还没起床,我已到位,那好奇心、神秘感、求知欲,使我听得着了迷。电台的声音在我少年时代的心田里播下了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要努力求知学习的种子。这就是我最初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结下的友谊。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台收音机啊!由丁种种原因,我的收音机夙愿一直到1968年才得以实现。那时,北京掀起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热,我也按行家的指点四处奔跑购买零件,终于请行家帮助组装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是我最高级的生活享受。听国内外新闻、欣赏音乐、学唱京戏、学习英语等,早晨锻炼身体,到外地出差,我都带着收音机。几十年来,我的收音机换了几代,收听的广播节目有继承也有发展,从中受益匪浅。 近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常常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圣的播音室,向广大听众讲述天文知识,并被科教部聘为科技宣传顾问,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外一员。我参与电台的科技宣传工作是与科教部王念生先生的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普及天文学知识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一晃已有二十多年了。 ……
ISBN7049305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作者杨波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