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向左,成功向右:帮助孩子面对失败 [平装] 978751270319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732454 类别: 图书 家庭与育儿 家庭教育
《失败向左,成功向右:帮助孩子面对失败》以轻松的文字、朴实的道理、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个个具体事例穿插其中,帮助您:抛弃“不能失败”的思想,让孩子把失败看成一次人生体验,教会孩子用失败堆积成功。
编辑推荐
《失败向左,成功向右:帮助孩子面对失败》:失败是门大学问,输得起比只成功更重要。关注“过程中的努力”,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是关键。利用失败,增强孩子的受挫能力。 智慧,能将失败转为成功! 父母应该保护孩子不遭受失败吗?父母不允许失败,造就了怎样的孩子?犯错误与失败给孩子带来什么?怎样正确看待错误与失败?从零开始,意味着新的成长。
作者简介
武鹏程,1972年出生于江苏东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散文、新闻通讯近干篇。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一直致力于亲子教育及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推广,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将更具实用性的知识传达给广大读者。目前致力于图文解读类图书的研究与策划,已出版的作品有《(图解)孩子理财教育》《(图解)孩子性教育》《(图解)单亲孩子教育》《(图解)孩子情商教育》《男性悄悄话》《女性悄悄话》《“苦”孩子教育法则——美丽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尝点苦滋味——挫折使孩子更快成长》《教孩子学“野”——给孩子留点冒险的空间》等。
目录
第一章 父母的选择:不服输和怕失败 第一节 父母不能让孩子失败 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说起 父母要保护孩子不遭受失败吗 不让失败,造就了怎样的孩子 面对挑战,才能再次起程 认清孩子需要的帮助和不需要的帮助 第二节 不服输的孩子和怕失败的孩子 敢想敢做的孩子比“好孩子”更有发展潜力 相同的错误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 孩子担起责任比说“对不起”更重要 第三节 正确看待错误与失败 孩子犯错,其实不必大动肝火 有时,我们都是失败者 犯错误与失败给孩子带来什么 第二章 关注“过程中的努力” 第一节 教会孩子有计划地做事 制订目标,细化过程 讲思路,不盲目而行 做事时,坚持到底 第二节 怎样看待错误与失败 从零开始,意味着新的成长 抛弃“不能失败”的思想 把失败看成一次体验 “输就输吧,没关系”千万说不得 第三章 智慧,能将失败转为成功 第一节 失败是门大学问 失败学的研究与目的 人人都需要学习“失败学” 第二节 “立体”事件,多角度回收 失败后,引导孩子对事件回放 把自己假设成甲方、乙方与第三方 思考事件的着眼点与对立处 第三节 对事件采用逆向思维 问问孩子“如果不这样,会怎样” 引导孩子关注细节上的变化 注意失败之前的事件 第四节 失败后常见心理 赶走恐惧这只“纸老虎” 帮孩子越过自卑这道坎 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喉咙 …… 第四章 利用失败,增强孩子的受挫能力 第五章 错误,引导发现问题是关键 第六章 不得不纠正的错误方法 第七章 教孩子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当父母觉得孩子做错事或者方法不对的时候,经常会以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比如说“应该这么做”等。其实,父母的这种说法弊端很多,命令并不是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1.命令并不比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更有效。用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不仅没有听话,反而会越来越不听话。另外,父母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容易和孩子形成一种对立。 2.命令让父母的教育行动不能留下回旋余地。当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孩子置若罔闻,只管自己玩时,父母也束手无策。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觉得不听父母的命令也没什么,那下次也就更不会听了。 3.对孩子使用命令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父母总是对孩子用命令的方式支配来支配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退缩的性格,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逆反心理增强。 可见,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千万不要用命令的方式。父母可以想想自己在孩子这样的年龄,遇到同样的事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这样就可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从而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会得到改善。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跟孩子说话,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ISBN9787512703193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武鹏程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