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结合当前国内创业创新活动的实践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对创业者的培训和高校创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国内外创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理论和操作实务进行系统阐述。全书共分4篇10章,依照创业管理的过程按创业导论篇、企业创建篇、企业成长篇、创业收获篇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创业计划、创业的筹资融资、成立新企业、创业团队与企业文化建设、新创企业的运营管理、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创业生涯管理、收获与退出策略。各章节中设计了“本章提要”、“引例”、“专栏”和“实例”,每章后面附有思考与训练题、案例分析题。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体系清晰,理论精要,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突出案例教学和技能训练。采用的案例是从数百个案例中精选出来的,以经典创业案例和新编案例为主,颇具代表性和时代感。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分析讨论题,可以有选择地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可作为高校创业管理课程教学用书、创业培训用书和自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是现代经济与管理类规划教材。 目录
第1篇 创业导论
第1章 创业与创业精神
本章提要
1.1 创业的概念
1.2 创业的类型
1.3 创业的一般过程
1.4 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5 创业精神与创业者
思考与训练
[案例1-1]打工还是当老板?
[案例1-2]松下电器的起步
[案例1-3]马云:从顽皮少年到商界大侠
第2章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本章提要
2.1 创业机会的识别
2.2 市场信息收集与调查
2.3 创业机会评估
2.4 创业环境的综合分析
思考与训练
[案例2-1]李嘉诚对创业机会的把握
[案例2-2]“指甲钳大王”梁伯强
[案例2-3]开在大学城里的品牌内衣店
第2篇 企业创建
第3章 创业计划
本章提要
3.1 创业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3.2 创业计划的形式与内容
3.3 创业计划书的制作
思考与训练
[案例3-1]从创业计划金奖获得者看大学生创业
[案例3-2]手工布鞋坊胎死腹中
第4章 创业的筹资融资
本章提要
4.1 创业融资方式
4.2 创业融资渠道的选择,
4.3 风险投资
思考与训练
[案例4-1]杨致远与雅虎融资
[案例4-2]我的三次创业融资故事
第5章 成立新企业
本章提要
5.1 新创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
5.2 法人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
5.3 新创企业的注册登记流程
5.4 新创企业运营相关的法律规定
5.5 新创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担
思考与训练
[案例5-1]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案例5-2]武东福的失败
第3篇 企业成长
第6章 创业团队与企业文化建设
6.1 创业团队的概念与作用
6.2 高效创业团队的特征与建设
6.3 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与特征
6.4 新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与方法
思考与训练
[案例6-1]“三剑客”创业:成也友谊败也友谊
[案例6-2]快乐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第7章 新创企业的运营管理
本章提要
7.1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
7.2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7.3 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
7.4 会计报表与财务管理
思考与训练
[案例7-1]淘金路步步惊魂
[案例7-2]维达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案例7-3]创业服装店的营销计划
第8章 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
本章提要
8.1 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管理
8.2 企业成长的战略选择
8.3 商业模式选择
思考与训练
[案例8-1]史玉柱的两次创业
[案例8-2]两位年轻妈妈的创业之路
第4篇 创业收获
第9章 创业生涯管理
本章提要
9.1 创业者类型与角色转换
9.2 总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启示
9.3 企业传承
思考与训练
[案例9-1]大连新型集团的家族矛盾
第10章 收获与退出策略
本章提要
10.1 成功的“退出”与创业“收获”
10.2 收获战略的制定
10.3 收获方式的选择
思考与训练
[案例10-1]正泰集团的股权配送制度
[案例10-2]哈夫特家族的悲剧
附录a创业者素质与能力测试题(4套)
附录b苹果医药互动传媒创业计划书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企业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和解决方案。创业管理对成熟企业来说,核心在于创新;而对新创企业来说,核心在于管理(德鲁克,1995)。现有的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关注已经形成了既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但由于组织惰性和路径依赖,就需要学习如何创新。新创企业则正处于由个人管理向组织理性转变的过程中,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因而新创企业需要通过创业管理就企业的愿景和目标达成共识,建立共同遵循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培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团队。总体看来,这种生命周期特性体现在创业管理中便是:成熟企业里,原有的体制和成功是推行创业的主要障碍,而新创企业的主要障碍在于缺乏团队和约束。缺少高层管理团队,是新创企业在初步成功后无法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组织的关键所在。柯林斯和波勒斯(2002)指出永续经营且受人尊敬的企业都在创业初期注重组织建设,其领袖有着强烈的组织导向,致力于建立深植于组织的基本程序。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正是新创企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
(2)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创业模式。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在有效的营销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共同价值观、相互信任、彼此协作的高层管理团队。这是打造创业型组织时需要关注的要点,以免创业活动仅仅停留在商业活动层面而无法成为有组织的行为。成熟企业的创业活动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新业务与旧业务、新组织与旧组织的关系。既要构造一个有利于孕育创业活动,培养创业精神的组织,又要使创业机构这个具有不同成长规律的新组织在原有组织中独立发展。而且,独立发展并不等于完全分离,需要的是不同的政策和模式。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创业管理模式下,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创业行为,以及不同的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系。
成熟企业已经历过市场竞争的检验,建立了带有组织特征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这些都成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为创业活动设置了潜在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企业容易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包括两个方面:如何建立有利于培养创业精神的组织,如何使创业活动在组织中顺利开展。
(3)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管理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新创企业的结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集权决策。在一个小组织内,总经理通常作出有关公司经营的大多数决策,当经营规模足够小和简卑时,一个人就能了解与制定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二是非正式管理。创业型公司具有典型的非正式性。它很少有正式的程序、系统和结构。因为公司很小,各项活动通过创业者的个人监督即可。况且,公司很年轻没有经验,它并没有学到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常规之道。
成熟企业的管理是一种专业管理(一般管理),专业管理也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决策责任的分配。大公司规模复杂,个人不能作出公司全部的管理决策,因此总经理必须将责任授权给下一级管理人员。这种授权的方式既决定了公司的结构,又反过来被公司的结构所决定。二是正式控制体制的使用。相对于决策责任的分配,公司采用了正式的体制,因为总经理本人不能事必躬亲,这就需要一些体制来指导和评估那些决策人的业绩。这些体制通常包括:制定目标,监控违反目标的行为,奖励积极的行为。除此之外,总经理还制定政策和标准工序来指导下属的经营活动。
ISBN | 7512107315,978751210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龚荒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