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好上司:树立个人权威的20个智慧 [平装] 7801973615,97878019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例举了现代企业领导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失误和教训,结合了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企业领导总结出21条法则。
编辑推荐
“失败”是绝对禁止出现在领导的词典中的,而“权威”才是词典中最神圣的一个。本书结合了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企业领导总结出2l条法则,是企业领导的一面“明镜”。有了这面“明镜”,你可以在管理工作中避免犯一些别人犯过的错误,减少失误,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凡胸怀理想,有志于成功的人士都将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媒体推荐
书评 作为领导者,必须拥有表达清楚准确的自信,确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事业的目标。 ——杰克·伟尔奇 管理是科学,领导是艺术! ——管理格言 好的上司不是只告诉别人怎么干的家伙,而是要激发队伍产生一定的报负,并使之朝目标勇往直前。 ——G雷蒙德
目录
法则一洁身自好 公私分明,关怀弱者/3 注意细节,点滴树成/5 “宠物”不可养/7 不要亲此疏彼/8 法则二守信法则 切忌朝令夕改/13 不可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14 不要忘记你曾说过的话/15 信守诺言/17 法则三魅力法则 什么影响下属/23 培养魅力,立即就做/24 气质≠招牌/26 脚踏实地/31 微笑的魔法/33 增强自己的感召力/35 法则四表率法则 尾随其后,无人听令/39 如何成为下属的榜样/40 样样胜人一筹/41 保持勇气和耐力/42 不要在下属面前流露悲观情绪/45 比下属更老练/46 法则五顺性法则 个性是顽石/5l 压制是暴力/52 做个公正的裁判/53 不要用命令改变下属/55 用信任赢得下属/56 法则六向心力法则 团队的意义/61 团队默契事重点/62 使成员志向统一/64 让团员自强/66 领导之法/68 法则七实效法则 管理大忌——号令不明/73 号令因人而异/74 下属只听一个上司发令/76 宽严适时/77 惩治不听令者/79 令出无商量/80 法则八教导法则 惩罚不一定有效/85 四步纠错法/86 为下属指出错误时应注意什么/87 树立受尊敬的领导形象/91 你隔多长时间指出一个下属的错误/92 法则九督促法则 不可取之法/97 克服惯性/98 让下属看到利益/100 解决顽固分子/101 督促下属工作须逢时/104 把握关键/105 法则十强制法则 不可宽容爱捣乱的下属/109 这些是制造麻烦的人吗/110 真正的捣蛋分子/1ll 防患于未然/112 抓住权力线/114 学习驾驭人的能力/115 法则十一人情法则 以人为本/119 频繁加班会导致更多问题/120 不允许聊天到底是好是坏/121 时间制度的灵活性/122 不吝感情付出/124 下属需要你去笼络/125 法则十二细节法则 忌大事清楚,小事糊涂/129 不要混淆下属的职责/130 不做“口头革命家”/132 切忌时时当侦探/133 不要对下属期望太高/134 法则十三权威法则 左右为难,丧失权威/139 正确指导,人人效劳/141 如何做到正确指导/142 别害怕失败/144 做指导时的不要和必要/145 如何让下属贯彻自己的意图/147 法则十四原则法则 纵容下属,自食其果/15l 切忌过分关怀/153 管好独行侠/154 别怕杀鸡给猴看/155 该批评就批评,该解雇就解雇/157 法则十五分寸法则 盛怒下克制自己/165 看看场合和对象/166 批评也需做准备/168 批评的艺术/170 指责不要离谱/171 下属乐意接受才最好/173 法则十六命令法则 打折扣的命令不值钱/179 你的命令合格吗/180 决定听令者的态度/183 下属能理解你的命令吗/185 确保命令的执行/187 法则十七面对面沟通法则 傲慢是大敌/193 闭关自守不可取/197 拒绝吓唬,以德服人/200 感化下属的方法——不只是拍拍肩膀而已/205 倾听的重要性/208 沟通之法/210 法则十八宽松法则 切忌强制留人/217 不同员工的不安心理/219 改善制度/221 为下属着想/223 赢得下属的心/224 消除不确定性/226 法则十九距离法则 毕竟有距离/231 手下不是手足/233 批评没大没小的下属/235 不必容忍过分的要求/236 恩威并用/237 法则二十钻探法则 当下属抱怨你的时候/241 做下属的听众/242 领会言外之意/245 设立投诉程序/247 问出下属的不满/249 化解下属的不满/252 切忌用压迫平息不满/253 法则二十一舌战法则 操纵舌头是本事/257 抓住中心说到底/258 点到为止见机智/260 “话匣子”不宜乱放/26l 说“满”、说“死”无退路/262
文摘
书摘 公私分明,关怀弱者 “公”与“私”分别指集体与个人两种价值利益,它们形成矛盾关系。一般来讲,每个人身上都有“公”与“私”两种欲望,关键是要看你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但是,由于人本身的需要有多个层次,“公与“私”常发生尖锐矛盾,会出现因私而害公的现象。如果一名企业领导混淆公私界线,必定会因私而害公,从而违背了“公私分明”的用权戒律。 公私不分、假公济私或欠缺公正的企业领导,在下属的心目中不会具有威信。因此,切忌假公济私。而公私分明是一名企业领导用权的标准,惟其如此,才能正己立身,才能管好下属,否则,就会完全掉进私欲的陷阱之中,终不能自拔,造成毁灭性打击。 公私分明,为古已有之的用权戒律。 因私害公的领导或主管,在下属眼中就跟掉了价的大白菜一样,毫无威信可言。人一旦做了主管,自尊心就会随之提高,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被忽视,别人一说悄悄话,或在暗中商讨事情,就会觉得很不是滋味,像某信息公司的李经理就是这样的: “经理,请你在合同修改书上签字。” “为什么不事先和我商量?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可是我现在不是来告诉你了吗?” “你早就自己决定了!可见你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不能签字。” 像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的确,未经事先商讨,对经理而言,可能是不太礼貌。但经理也大可不必因此心怀恨意,如此阻碍工作进行,于己伺利? 作为主管,“不知道”和“不了解”是自己的过错,不应责怪下属。在平时,主管就应该多做调查,听取下属报告;或巡视各部门的工作现况,以了解他们实际的工作情形。不能掌握下属行事的主管,是一个差劲的主管。同样,作为企业领导,像这种因私害公的情形最好不要在自己身上出现。 作为一家现代企业的领导,只有无私才能无畏!相信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都会对下属采取公平的处理。但是,什么是“公平”呢?如何判断自己对待下属是否公平呢?下判断的要诀是无私,即不可考虑自己的利益所在。 比如说分配任务。当遇到困难的工作,不要想任用之人成功完成任务后自己将得到的奖励或赞誉,也不要因为工作轻松又可获得利益。便想掠夺过来,企图自己做。这样的念头,都会使下属对你的信心大减。因为你的企图很容易被下属看穿。不论何时,由上往下看,往往不太能知道实情。然而,由下往上看,却大致能正确地了解一切。 就公司的利益而言,你必须从工作的重要性、紧急性综合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绝不可掺杂丝毫的自我利益。你从工作大局,从公司的未来发展情况而做出考虑,你可以光明磊落地着手去做。但是,你必须妥善处理组员之问的争执。从这层意义来看,你是选择了艰难的道路。 一个指导下属的主管,是应该经常关怀弱者。然而,付出过多的关怀有时亦于事无补。最好的要诀是做个无私的领导人。P3-4
ISBN7801973615,978780197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云牧心
尺寸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