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 [平装] 978750961592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首部关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集合了国内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介绍了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强调了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中国经济调整的重要性,还分别从经济总体、各产业和具体问题的视角,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瓶颈”和挑战,指出中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和路径。特别是《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首次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旅游、金融、电信、航运、信息服务、劳务等具体领域的服务贸易,并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及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指导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货物贸易发展推动的,那么未来30年,服务贸易无疑将为中国走向经济强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相信《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推荐
《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是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于立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WTO规则与运行机制。主要专著包括《国际金融学》、《现代国际保理通论》、《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与政策》等。发表论文、研究报告34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22部。其中,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0余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及世界银行合作项目累计50余项。
目录
第一部分 总报告 一、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观察分析与发展展望 二、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对策 三、GATS框架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 产业分析 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五、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六、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现状及机遇 七、中国电信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八、中国航运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九、劳务输出——中国具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 十、中国现阶段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互促进发展研究 十一、服务外包:理论、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十二、中国服务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十三、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十四、澳大利亚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借鉴 十五、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一,借鉴发达国家贸易发展经验,走中国特色贸易发展路线。以发达国家为例,英国虽然在货物贸易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保持逆差,但是其发达的服务贸易带来的顺差弥补了货物贸易的逆差,维持了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而英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其在20世纪末进行的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建立了英国金融服务局,颁布了《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因此英国的经验表明,成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心必然有着发达的服务贸易来支撑。第二,夯实服务产业,推进供应链管理,引导社会资金向服务业流动。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度,消除不合理的行业准人障碍,建立国内服务市场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减少垄断和过度管制。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使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加快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制定税收、金融、外汇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推动金融、保险、运输等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引导外商投资、人才流动及区域合作向这些领域倾斜。引导社会资金从生产领域流向服务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所有对外资准入的领域。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就是要加大高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制造业附加值。通过专业化分工,利用规模经济促使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促使企业获得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如产品设计、整合营销、项目管理等,从而实现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重点支持和鼓励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业拉动力强、就业拉动力强的外包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从区域优惠向行业优惠转化,鼓励在岸、离岸业务共同发展。 (3)总体发展路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服务贸易结构调整优化。其发展的主要策略如下: 第一,优化调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关系,促进二者互利共生。服务贸易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要继续提升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支持力度,促进货物贸易改善产品品质,摒弃价格成本竞争的老路子,走服务化产品路线。另外,也要充分发挥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使服务贸易少走弯路,尽快跟上货物贸易的脚步。最终,促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利共生,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增强外贸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传统与新兴服务并重,推进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在运输、旅游等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拥有比校优势,因此应该适当地向这类优势行业倾斜,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及国际竞争力。
ISBN9787509615928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于立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