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书笔记》内容简介:我在中央党校教书十八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虽不敢说自己“功成名就”,但有几手看家本领是真的。当教员本来驾轻就熟,也打算就那样一直教到退休,不承想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校委却调我到教务部工作。事出突然,容不得多想,前年底便离开经济学部到了教务部走马上任。
编辑推荐
《我的教书笔记》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王东京,湖南安乡人。中共土东乐湖南安乡人。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曾任经济学部主任,在中央党校讲台教书十八年。近年来撰写出版的《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与官员谈中国经济》《与官员谈经济政策》《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史》《与官员谈现代金融》《与官员谈财政税收》《与官员谈中国改革》等,在国内广大党政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最近新作:《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 目录
改革试水
说“一流学府”
论“末位调整”
关于教学新布局
评“精品课”的前因
后果
“教”与“学”
我看“研究式教学”
也说“以教学为中心”
讲课为何要有纪律
何为“研究式”考试
为人师表
论“名师”
勿误读“师道尊严”
“博导”是多大的官
评职称为何不抓阄
讲课心得
党校讲课“三戒”
论学术功底
向经典学什么
论学术框架
关于讲课艺术
教材与文风
编教材不可假公济私
教材应有准入门槛
改进文风谁先吃螃蟹
谈“文山会海”
课处随笔
一个书生的“从政经验”
我选职业是误打误撞
我为何练书法
永远的导师
附录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一流学府”
关于加强党校精品课建设的几个问题
文章发表时间一览表 文摘
版权页:
关于学术框架与科研含量,之前我曾有专文谈过,这里不多说。只强调一点,讲课有学术框架不是简单地用经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是指有分析问题的逻辑路径。不少人以为讲课有科研含量就是多引经据典,贴标签,其实这想法是错的。引用经典当然必要,我不反对;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经典的分析框架推出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这样让学员在接受你观点的同时,也学到分析框架,日后当他们遇到类似问题时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所谓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的照应,有两个方面,一是讲理论课要针对现实问题;二是讲现实问题要注重学理分析。总之教员无论讲什么课,理论与实际都不能脱节,要双管齐下相互照应。值得特别提点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有机地联系,既不可牵强附会,也不能讲成两张皮。而且联系实际也不一定要对具体问题开处方,可把重点摆在对体制、政策、社会思潮等的分析方面。这是我们教员的强项,讲课时应尽量扬长避短。
ISBN | 9787503546662 |
---|---|
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 王东京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