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人的艺术》融实用的管理方法、高效的管理技巧和通俗的语言于一体,生动地剖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之道,让你能活学活用,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蛔鱼得水、纵横商海,将管人简单、轻松、有效地进行到底!
只有善于思考,掌握好管人方略,才能激励出每个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每个下属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编辑推荐
《管人的艺术》: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管人需要智慧,管人需要制度,管人更需要方法。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而足。
关键是领导者要善于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才能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期望《管人的艺术》能让您在管理领域驾轻就熟。
用人靠技巧,管人靠智慧舍短取长,则天下无不用之才;责短舍长,则天下无可取之人。
没有管不好的下属。只有不懂管理技巧的上级。
管人是一件非常困难,极具价值和至关重要的事情。剖析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全面推动管理切实有效地运行。 目录
第1章 艺术之道一:自省
1.测试你的影响力
2.追寻大师的脚步
3.首先要影响你自己
4.选好自己的力量
5.领略身边的影响力
6.远离消极的影响
7.勇于挑战自我
8.改变领导方式
第2章 艺术之道二:素养
1.过人的忍耐力
2.超凡的意志力
3.敏锐的观察力
4.通盘了解情况
5.重视员工培训
6.保持积极的态度
7.权力加魅力
8.做导演不做演员
9.追求永恒的
10.发现下属的盲点
11.勿因小利而失大利
12.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3章 艺术之道三:性格
1.性格的特征
2.怎样识别不同的性格
3.性格决定你的成功
4.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5.良好的性格组合
6.哪些性格会导致失败
第4章 艺术之道四:语言
1.不要小瞧“说”
2.语言是一门艺术
3.语言的艺术技巧
4.与上司如何沟通
5.与同事如何交往
6.与下属如何沟通
第5章 艺术之道五:人脉
1.得人脉者得天下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维持好自己的人脉
4.以宽容铺开人脉
5.以人格魅力铺开人脉
6.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7.与8种下属相处的要领
8.协调与下级关系的10个要领
9.化解与下级矛盾的8条法则
10.同下属友好交往的14条诀窍
第6章 艺术之道六:信任
1.可信度铸造影响力
2.不让下属积累不满
3.发掘每个人的潜力
4.欣赏下属的成就
5.勤于答复下属
6.既控制又给空间124.
7.如何练就可信度
8.建立可信度的误区
9.信任是最好的激励
第7章 艺术之道七:组织
1.什么是组织能力:
2.如何练就组织能力
3.科学的识人方法
4.人才的7种分类法
5.领导鉴别人才的9种方法
6.选用人才的5条标准
7.使用人才的10大原则
8.主管用人的28种方法
第8章 艺术之道八:团队
1.团队精神是什么
2.如何营造团队精神
3.利用文化统领团队
4.让人人都有团队意识
5.培养团队文化的七部曲
6.增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7.制造“软性”气氛
8.建立少数精锐体制
9.创造共同立场
10.掌握杰出人才
11.抓住重点,分配任务
12.及时处理矛盾纠纷
13.确保号令如山
14.善用会议沟通
15.相互协调行动
16.帮助能力低的下属的7大要领
17.帮助犯错误下属的5大要领
18.提高团队建设能力
19.避免团队合作中的误区
第9章 艺术之道九:指挥
1.成功领导的妙法
2.调控下属情感
3.与下属同甘共苦
4.循序渐进争取
5.指挥有条不紊
6.主管以身作则
7.亲临现场指挥
8.不为成见所左右
9.挖掘无穷之能
10.黑脸白脸都要唱
11.公开表扬成绩
12.迂回处理不满
13.奖惩各适其所
14.威迫适可而止
15.以感情打动人心
16.发挥群体压力
17.熟悉争取技法
18.营造良好氛围
19.运用逻辑武器
第10章 艺术之道十:激励
1.什么是激励
2.精神激励
3.自我激励
4.激发敬业精神
5.宽宏大度是关键
6.让你的下属跑起来
7.如何激励最有效
8.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激励 序言
管理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孟老夫子就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其中的“治”指的就是管理。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汇聚众人的智慧,能把各种各样的下属培养成一流的人才,使其各尽其能,才能使自己的团队兴旺。
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而这些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双方管理体系的优劣。人是企业的基础,现代企业只有用高超的管理技巧有效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发展更迅速了,人们的素质更高了,使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更趋于多元化,这一方面使管理的重要性更加显著,另一方面也使管理的难度增大了。
影响力是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的升华。懂得运用并且能成功运用影响力领导下属的领导就是一个好的领导,就是掌握了领导的艺术。
那么,影响力又从何而来呢?有的人认为是“权力”,其实不是。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以其身份和个性特征,有效地影响并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一个人身居要职,高高在上,有组织赋予的权力,但他很有可能并没有影响力,而有时具备影响力的人或许并不是领导者。有影响力的领导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团结和领导下属,共同实现组织的统一目标。
本书从培养和缔造领导的影响力入手,将领导下属的艺术具体化,通过对自省、素养、性格、语言、人脉、信任、组织、团队、指挥和激励等方面的阐述,为领导者提升影响力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全书共分为10章,依次为:
第1章艺术之道一:自省
第2章艺术之道二:素养
第3章艺术之道三:性格
第4章艺术之道四:语言
第5章艺术之道五:人脉
第6章艺术之道六:信任
第7章艺术之道七:组织
第8章艺术之道八:团队
第9章艺术之道九:指挥
第10章艺术之道十:激励
本书行文流畅,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可读性强,能帮助领导者迅速提升领导力。希望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成为一位有信心、有勇气,主沉浮、执牛耳的领导。
如果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们有所裨益,我们心中会感到无限欣慰! 文摘
组织赋予的权力是有用的工具,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帮助上司引导下属的工作绩效和活动。但是对于权力的作用,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权力不能用来激励。权力可以帮助上司迫使下属做事,但却不能激励下属做事。它并不能激励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的上司认为“如果我有给下属加薪、晋升的权力,我就能够激励下属”,走入这样的误区的原因在于,有权给予下属奖赏和激励并不是一回事。因为权力本身无法带来激励,激励的源头是满足下属的需要和动机欲望。
其次,权力不能使人自觉。权力的特点,在于迫使别人服从。因此,当上司运用权力时,下属是被动的、不自觉的。
下面来看一个案例:
某公司行政部经理去参加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培训之后,开会要求部门的员工每天将每小时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记录。部门员工会后议论纷纷:这不是浪费时间么?越忙还要每个小时写工作记录!有必要么?依我看最应该每个小时写工作记录的就是经理。
员工们开始还坚持写了几天工作记录,可不到10天时间,就再也没有人写也没有人记得这件事了。
这位经理的错误在于,他是在运用权力命令下属自觉做事情,但是命令可能会使下属在某时或某事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一旦他不命令了,他们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显然,是经理错误地认为命令可以带来自觉的行动。
第三,权力不能产生认同。上述公司行政部经理过了一段时间检查部门员工的工作日记,发现大家要么是敷衍地写了几笔,要么根本就没有分小时的工作记录。他在会上严厉地批评了大家,并且表示下个月没有做好分时段工作记录的员工,当月的浮动工资系数会被扣分。会后员工们并没有人检讨自己的行为,都在议论经理做得过分,而且有两个部门骨干员工第二个星期就提出了辞职。
看来,权力并不能让下属们认同经理的做法。此时,上司有再大的权力也没有用,甚至公司更高层的领导也没有办法让大家认同行政经理的做法。
因此,上司尽管拥有了组织赋予的权力,对下属员工有常规支配权,但我们无法也不能忽略惯例工作的另外一个特点——即作为一个群体,下属对上司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属的影响来自于多个方面,最常见的比如:
①他们掌握专业技术使他们不能被人轻易替代;
②他们掌握某些其他人没有的专业信息或知识;
③他们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批评或惩罚他们会引起其相关人际圈的普遍不满;
④某个下属的工作是部门全盘工作的中心点,他的表现对上司的工作效果影响颇大;
⑤某个下属的工作与其他重要业务流程有密切关系,致使上司间接地要依赖这名下属。
这些因素再加上变化的组织形式、复杂的环境,足以给上司的权力造成一个个空隙,从而导致前例中那个行政部经理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这种问题的普遍性大大超过了人们的设想,当一个上司,明知道自己希望下属做什么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真令人沮丧,使人恨不得大声恳求“但愿他们闭上嘴,执行命令”。
此时,上司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权力之外的影响力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对于上司来说,应当学会恰当地运用权力,构建自己的影响力,这是实现有效管理和领导必不可少的。
那么领导力和影响力又是什么关系呢?
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的本质就是领导者的领导才能,或者说“现代领导者的才能就是其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通俗地讲,影响力是一种不运用权力就使他人或下属做事的能力。在企业管理中,领导力的本质即是影响力。这也就是说,影响力是一种非权力的领导力。
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有明显特点:
①影响力是一种追随。某位经理人具有影响力,下属就愿意追随他。一呼百应是古代将领的影响力表现形式,在当今社会,一个上司跳槽,有时会有原公司的很多追随者跟着上司转投新公司。也许这种追随是盲目的,仅仅因为“跟着老上司干,没错!”但是这种追随者的典型心态恰恰体现出被追随者的个人影响力。
ISBN | 9787802552821,780255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 孟庆玲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