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聚焦企业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把握危机,并通过创新将危机与变革转换成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赢得企业的持续成长。《创新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特点及其基本理论,探讨了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而从企业的战略层面论述创新;然后,从新产品开发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创新管理,论述了如何将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一致,从而跨越生命周期的“鸿沟”;最后,指明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从创新机会、商业模式和企业成长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主要适用于EMBA/MBA教学、EDP培训和企业培训等活动,也适用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自我学习,亦可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
编辑推荐
《创新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不确定性是当今商业竞争的重要特征,在充满危机与变革的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唯有创新才能够从容地应对。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企业创新战略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系列具体的行动。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持续创新,特别是要战胜“惰性”、战胜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媒体推荐
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约瑟夫?熊彼特
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凭借创新,他们将变化看做开创另一个企业或服务的机遇……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他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的原理,并加以运用。
——彼得?德鲁克 作者简介
宁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牛津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博士后,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供应链管理、高绩效企业管理。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曾获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第七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2008年度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三等奖,复旦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集群式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一部,并获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奖励项目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SSCI、EI、ISTP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曾为东北财经大学EMBA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特聘教授、上海海关学院双聘教授。曾任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中外合资大鹏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理工大学对外科技合作办公室主任、湖北省秭归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现兼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海关学会理事、中华发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 目录
前言
导论 危机与创新
第一部分 创新与创新战略
第1章 创新与创新过程
开篇案例 低浓度vC果汁09大战
1.1 创新
1.2 创新及其特征
1.3 创新的类型
1.4 后危机时代创新的特点
创新聚焦 电子书的风险性一分析
创新聚焦“先行”变“先烈”贝塔斯曼撤离中国
创新聚焦从朗科的发展看先发劣势
创新聚焦“洋狐狸”与“土狐狸”
创新聚焦“疯狂英语”与《疯狂英语》
知识产权保护天宇朗通的“山寨”战略及创新成果的保护
1.5 创新的过程
创新聚焦Orace的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创新
创新聚焦谷歌的破坏性创新策略选择
技术生命周期鸿海集团科技创新的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1.6 建立创新人才基础
阅读材料先发优势
章末案例上网本的诞生
第2章 创新思维及其方法
开篇案例 众包的世界
2.1 创造力
创新聚焦“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最聪明的营销
创新聚焦“第二人生”我做主
2.2 创意的来源
创新聚焦“疯果盒子”贩卖灵感“变现创意”
创新聚焦从企业层面鼓励创意
2.3 创新思维
创新聚焦阿希实验——从众思维
创新聚焦逆向思维引致的反向创新
2.4 创新性思维方法
创新聚焦大陆漂移假说的诞生
创新聚焦“六顶帽子”改变日本麦当劳
创新聚焦焦点小组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创新聚焦常用调查方法
创新聚焦客户咨询委员会如何促进公司的创新与成长
创新聚焦手机游戏开发——注重体验式调查
创新聚焦陆道培院士状告弟子侵权
2.5 创意是公司重要的资产
章末案例 ATA的机会
第3章 关于战略的思考
开篇案例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竞争战略
3.1 引发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因素创新聚焦温州打火机占领世界市场的故事
3.2 企业发展战略认识上的误区
3.3 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源动力的探索
创新聚焦影响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主要力量
3.4 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思考的内容
创新聚焦迪尔公司的创新价值观带来的启示
创新聚焦战略投入、战略产出(软性投入:知本、信誉、网络)
阅读材料企业战略管理
章末案例 星巴克的创新成长战略
第4章 企业创新战略
开篇案例 谷歌、苹果、雅虎与微软
互联网动态竞争分析
4.1 创新与竞争战略
创新形成成本领先战略阿尔斯遢电力中压产品崛起之路
创新形成差异化战略三星与索尼差异化战略对比
4.2 创新与竞争互动
4.3 创新与公司层级的战略
4.4 企业创新战略
创新聚焦 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
创新聚焦 “百事可乐”绝境逢生,因挑战巨人而成为巨人
创新聚焦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创新聚焦 《藏地密码》销售奇迹
背后的密码:寻找空白市场
创新聚焦东江集团:模具行业的隐形冠军
创新聚焦腾讯——后发制人的跟随游击战
第二部分 产品开发与管理
第5章 整体产品与新产品开发管理
开篇案例 IDEO产品开发
5.1 产品定义
5.2 整体产品
创新聚焦 麦当劳的整体产品设计
创新聚焦 中兴3G整体产品分析
5.3 新产品与产品体系
创新聚焦 研华科技的产品服务创新
阅读材料 产品与文化探析
……
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从世界范围来看,后危机时代必然伴随着重大的创新,形成鲜明的时代特点,为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非常有利的环境。就我国而言,世界金融危机逼迫我国通过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通过产业转型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增长方式来看,中国经济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技术进步,然而,特别是近年以来,经济成长越来越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投入。很多经济学家很早就指出这种经济成长方式的不合理,然而,多年以来,产业结构始终处于一个低成本、低利润的水平,这是因为产业转型本身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地方政府以及整个行业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痛苦的过程,实现产业转型意味着一大批低附加值的企业退出市场。
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机遇是形成了“倒逼”机制,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迫使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型。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例,改革开放30年以来,这些地区凭借着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三来一补”以及对外贸易等方式,成为我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但金融危机使这里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接连出现了一些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的现象。这不仅意味着过去几十年来我国过度依赖投入和出口,以高消耗、高成本、低附加值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而且对这些地区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ISBN | 9787111367314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宁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