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系统研究了在“新医改方案”实施和“全面医保”实现的背景下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建议。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涵盖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内容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背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文献综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立运行的现状评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研究。这部分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内容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国内实践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海外经验。这部分介绍了国(海)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并对国内四个地区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第三部分内容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办法。
编辑推荐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多层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现有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础上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动三项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构建和谐城乡医保,最终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仇雨临,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社会学)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8年在法国蒙德斯鸠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欧盟国家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2009年在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案例研究》《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员工福利管理》《员工福利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一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专家、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二届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委员。
翟绍果,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系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保障理论与健康保障制度。在《中国软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数项。 目录
前言
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背景
(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可行性
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文献综述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概念厘定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
(三)宏观与微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与路径
(四)障碍与突破: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与经验借鉴
(五)结论与展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理论研究简评
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立运行的现状评估
(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二元失衡现状
(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三维分立态势
(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立运行的总体评价
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研究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衔接的整合机理
(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衔接的动力机制
(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衔接的运行机制
(五)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衔接的保障机制
五、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东莞、太仓、成都、西安的制度安排
(二)四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之一:描述性统计
(三)四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之二:数据模型统计
(四)四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基于访谈的资料
(五)发现与结论
六、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经验思考
(一)自治框架下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管理
(二)日本国民皆保险制度的整合与发展
(三)“从分到合”的台湾全民健保制度
(四)启示与借鉴
七、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总体设计
(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可行路径
(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核心任务
(五)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实施步骤
八、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在一个制度框架下建立多档次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
……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4 访谈记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由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采取定额缴费的方式,并且财政补助承担缴费的大部分责任,因此现阶段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经济发达地区最早具备整合所需要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第一,经济发达带来财政充盈,财政对医疗保障的补贴能力增加;第二,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使需要财政补贴的人数减少;第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高,有较高的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能够减轻财政筹资压力。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猛,经济发展飞速增长,已经具备制度整合条件。
3.制度可行性制度可行性不仅要考虑具体的制度设计问题,也要考虑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后的运行条件。首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例如两个制度的保障对象都是非正规就业或无业的居民;筹资机制都是个人缴费结合政府补贴,并且是定额缴费,与居民收入水平不挂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参保人群及筹资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得两者的制度整合较为容易,参保群体也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次,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内已经积累了不少案例和成功经验,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实现路径、管理体制、经办人员、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已经初步具备了整合发展的条件。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多年运行,使得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卫生资源拥有量大大提高,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得到很大改善。同时,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了农村交通,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大大增强。
ISBN | 9787513611589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仇雨临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