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 [平装] 978750731843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切入,选取了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两个关键因素-资本和生产力,从经济哲学的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透析。
编辑推荐
《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刘君栩,男,1972年生,山东省昌乐县人。1999年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2002年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毕业。现在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工作,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社会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社会进步的政治维度一政治文明与社会进步》(合著);曾在《教学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目录
序 导言 资本探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哲学新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逻辑框架 第一章 资本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资本的逻辑和历史 一、价值形式导源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是价值形式的独立化表现 三、资本是货币内在矛盾在生产中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资本的本质 一、西方经济学对资本的界定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界定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当代资本的涵义 第三节 资本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资本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点 二、市场经济是资本运作的展开 第四节 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 资本所有权的历史合理性 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合理性 资本存在的生产力基础 资本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 进程中的历史合理性 第二章 资本与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观点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因物质需要与生产劳动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引导精神需要和精神生产 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支撑经济交往需要与经济规范 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过程一般生产劳动过程 第二节 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资本通过社会化运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资本通过经济交往保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资本通过相互竞争促进生产力发展 四、资本在机制创新中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节 资本在生产力发展中的辩证运动 一、资本运作中抽象需要和具体需要的辩证运动 二、资本运作中“一”与“多”的辩证运动 三、资本运作中有限与无限、扩张与约束的矛盾运动 第三章 资本运作的社会历史效应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开发西部,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其重大意义在于:首先,它的自觉提出为我国东部的过剩资本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开辟了新的生长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一是调动更多人的勤劳和生产积极性;二是细致的社会分工条件下,消费制约着生产,从而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开发西部,把西部的劳动力商品化,充分挖掘西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在使西部人民富裕起来的同时也就扩大了消费市场,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其次,社会主义资本在西部开辟新领域,是自觉推进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行为,它把更多的地方纳人了资本生产方式的控制之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就中国而言,只有全国人民都富裕了,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了,才是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了,才是真正向社会主义前进了,而西部大开发就是这样一个使没有富裕起来的西部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好政策。所以,西部大开发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不是单纯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当地的生产力,因此,不仅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国有资本,而且更要调动民营资本,发展民间的力量,活跃当地经济,使当地人民富裕起来,这才是关键。第一,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国家)推动虽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但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原始的、不衰的动力始终来自民间。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推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走过了最初的几步台阶以后,经济发展就需要民间跟进,并且经济的持续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民间跟进的情况。
ISBN9787507318432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刘君栩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