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不是研究马尾巴功能的?》为作者2001年至今的经济学随笔结集,其中多数文章曾在《经济学家茶座》等杂志上发表,为《文汇读书周报》、《大家》等多家杂志转载。作者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针砭时弊,普及现代经济知识,宣传科学民主精神。文章论题广泛,观点突出,个性鲜明,文字颇具可读性。
编辑推荐
《经济学不是研究马尾巴功能的?》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李文溥,1982年春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在《经济研究》等C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多部,论著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教学、科研、政策咨询之外,撰写经济学随笔数十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等杂志,为多家报刊转载,受到读者欢迎。 目录
001/经济学家不是研究马尾巴功能的?
004/经济学家:是天然贵族还是知本家?
006/大学的衙门化与教师的边缘化——三讲对学校班子的一点意见
011/经济学家的资源配置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
017/理解规则背后的真实世界——读《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022/签字、公章及组织便车
028/题《经济学家茶座》第8辑“茶客风采”
029/浮士德、贴现率、恒产与恒心
034/芙蓉三变经济学
040/医生、木匠与托儿
045/错误的故事
050/被“殖民化”的“经济学帝国主义”
054/腥风血雨《教科书》
061/艺术精品、市场与政府——经济学视角的一曲乱弹
066/形似与神似
067/公园断想
073/旧文新刊
079/王亚南碑铭
080/《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网络版笔者附记
082/天堂与人间
090/开场锣鼓——写在《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丛书》出版之际
093/《产业组织经济学手册》译者后记
096/过客的新血统论——兼论翻译
100/从分庭抗礼到杀师灭祖
106/芥菜
110/《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建设》后记
114/老店
119/鼓浪屿散步遐思
127/山高水长路漫漫——我看“三高热”
136/佐佐木教授的最后讲义·祝贺会
142/革命家项南
149/满城尽是“新加坡”
155/一个运交华盖经济学家的党校生活——读《顾准日记》(党校篇)札记
163/从“下海”到“参公”
168/开平碉楼
174/主雅客来勤
180/增长的悖论
188/我的学术之路
192/我看“中国模式论”
199/《海峡西岸发展研究论集》(二)后记
201/老百姓的学术狂欢节
207/家住十字街头象牙塔——读姚洋的两本书
216/海参崴:新砖与旧瓦 文摘
版权页:
恢复高考时,文史哲经四科中,经济学可能是最不被学子们青睐的老四。多少老小考生甚至连经济学为何物都不甚了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连出身名牌大学经济系的张洁在描写经济体制改革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都不留情面地讥讽中国的经济学是只会寻章摘句的屠龙术。
谁知造化弄人,时势造英雄。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当年吴下阿蒙的经济学如今竟成了社会科学中炙手可热的龙头老大。不仅开疆拓土殖民,而且携带一批经济学家脱贫致富登龙门,成了百万富翁。借助翰林院的“资源位”优势,成功地实践了“三次高成长性理论”的经济学家酒酣耳热,以金钱论学问之余,不经意间竟把本该传子不传女的新版登龙术抖搂了出来,句句真言出自肺腑,让看客们大开了一回眼界。借用一句老话,以当今中国经济学界而论,童生秀才们要真是学全了这一套,若不被当做骗子,弄不好真要成就一代经济学名家,甚至封相拜将哩。
然而,登龙术不是学术,戏法更不是科学。登龙术可以造就致富的“经济学家”,戏法可以搅起金光灿烂的经济学泡沫,却无法改变中国经济学积贫积弱的现状。不知道“著名经济学家”如过江之鲫的中国经济学界这20年里会有几本经济学名著传世,眼下可是连经济学教科书都要成套进口了,更别提有多少宏观成名微观赚钱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著名经济学家”甚至连宏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也没看懂过!
ISBN | 9787301199589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文溥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