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营的魅力:知识管理与当今时代 [平装] 9787508631295,75086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知识经营的魅力:知识管理与当今时代》通过对丰田、本田、花王、富士通、富士施乐等多家日本知名企业的案例分析,以知识创造和知识资产应用能力为轴心,探究大变革时期日本经营的未来。对我国企业也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日本企业,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尼克松冲击”、日元升值等困境之后,孕育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这些日本企业的优势,不在于年资制度和终身雇佣制等劳动形态,而是整个组织都确立了知识创造的劳动模式。这是能够将个别的灵感和隐性知识整体化,将商品、服务及业务系统具体化的组织运作能力。
编辑推荐
《知识经营的魅力:知识管理与当今时代》编辑推荐:面临当下知识社会和管理转型的必读书!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的典藏书! “知识经营”,是以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为根本,辅以组织的知识创造(Knowledge Creation)和知识资产(Knowledge Asset)的经营模式,是21世纪的经营范例。 “知识管理理论之父”、“知识管理的拓荒者”野中郁次郎具有期时代意义的经典力作。 通过对丰田、本田、花王、富士通、富士施乐等多家日本知名企业的案例分析,透视知识经营的本质内容,解读如何迈向创新型企业之路。 与大前研一并驾齐驱的管理学大师,日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野中郁次郎 (日本)绀野登 译者:赵群 野中郁次郎,1935年生于日本东京,1958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在富士电机制造公司工作一段时期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深造,获博士学位。普任南山大学经济系教授,防卫大学校教授,一桥大学创新研究中心教授,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研究中心教授。现任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菜分校特别名誉教授,克莱蒙大学德鲁克商学院名誉教授。代表作有《知识创造经营》、《知识创造企业》《美德经营》等。 绀野登,1954年生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曾任职于博报堂。现任KIRO有限公司代表、多摩大学教授,获经营信息学博士学位。主要负责知识产业的咨询顾问和经理人的培养。著有《知识资产经营》、《智力经营》《知识创造方法论》、《美德经营》等。
目录
第一章 从信息到知识 与信息迥然不同的知识世界 美国实施知识经营的主要原因 新经济的主要成分是知识 知识管理的界限 知识经营孕育出竞争力和成长力 知识症候群 症候群的类型 知识是不会减少的资源 市场评价决定战略 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市场具有不稳定性 第二章 21世纪的革命 归根结底,知识是什么 知识经营者最关心的两件事 知识管理现象 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相同吗 主角是知识工作者 先进实践企业的事例 培养参与意识的组织文化 知识是当今衡量企业优秀与否的标准 知识管理是对现有知识资产的灵活运用 知识管理的四种类型 简单的组合产生矛盾 何为成功的基准 支撑企划的条件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设置首席知识官的必要性 组织领导的重要性 知识经营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第五种经营资源 知识创造企业 知识是“信念” 知识与信息不同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类似于画地图 知识创造的过程 知识过程的展开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隐性知识起决定作用的商业领域 超越自我的发展过程 知识资产的经营 知识是未经应用和整合的资产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理解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的存在场所(结构性分类) 知识资产的存在类型(功能性分类) 知识的形态如何(意义性分类) 制作知识地图 知识资产的评定 知识资产的投入产出 知识经营的活力 引入知识经营的契机 第四章 设计“场” 什么是“场” “场”与知识联系紧密 “场”与知识创造 “场”的类型 “场”是平台 “场”与记忆 “场”与信息技术 全球化经营与“场” 第五章 成长战略引擎 知识经营的组织与领导能力 组织要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平台 二律背反共存的组织 新组织的象征 复合型企业组织的关键点 激活“场”的活力 知识生产者激发“场”的能量 知识生产者的资质 全球化环境下知识领导者的资质 第六章 创造范例的经营 21世纪的制造业是知识产业 何谓知识制造业 日本企业的未来与知识制造业 拉动知识经济的创造设计 从“战略的时代”到“知识、价值的时代” 新战略部门的视点 融合东西方的智慧 走上创新型企业之路-求知的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如今,“知识管理”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21世纪的世界性历史潮流。然而,利用知识推动企业改革的尝试则是由来已久,屡见不鲜。其中,日本企业所掌握的知识资产数量,以及知识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构组织能力,均预示着日本企业将在知识管理的道路上大有作为。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常说的日本式经营,本质上并非某种经营理论,而是在历 史发展进程中各社会组织积蓄知识的一种过程。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式经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今的日本企业似乎彻底忘却了如何为积蓄起来的知识找到最佳的使用途径。于是,企业内积蓄的知识始终得不到有效应用。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这些知识越发显得沉寂。呜呼悲哉,时代的进步并没有为日本企业留下太多推进知识改革的时间。 知识系统的改革必然牵动企业改革。然而除了知识改革之外,企业改革还需要另一种强有力的助推力从旁协助。这种助推力来源于企业领袖的领导力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当然,这种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与全社会知识资产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企业改革的成功与优秀领导者的存在,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支持也密不可分。企业内部必须确立一 种全新的知识方法论。这就是本书想要向读者呈现的内容。 本书虽然篇幅简短,却是呕心沥血之作,浓缩了作者的核心管理理念。好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必然昙花一现。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多方研究成果。书中提到的某些最新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参考了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科研助理远山亮子(参考文献8)和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佐佐木圭吾的研究成果。“场”方面的研究理论则参考了日本式经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微观知识经济和新经济的抬头,势必影响宏观层面企业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资产应用。这其中不仅有网络的作用,更有“场”的影响。在知识经营的过程中,“场”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如果知识管理仅完成显性知识的积累,势必很难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场”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推进知识管 理向知识经营的升级。 我们无法预测企业今后会踏上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但是我们有理由期待,日本企业在完成隐性知识(虚拟知识)和显性知识(数字知识)的高效整合之后,可以率先吹响21 世纪知识经营的前进号角。 本书最后,谨对筑摩书房汤原法史和山野浩一两位先生的长期支持和耐心陪伴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野中郁次郎 绀野登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美国企业之所以提倡知识管理与知识整合,是因为美国企业不仅仅将其当做是某种技巧。他们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遭遇的各类问题归结为知识问题,并希望在知识经济中谋求生存和繁荣。 知识管理最初受到关注,是由于其可以有效解决一些负面问题。正如眼下日本企业所遭遇的一样,美国企业也曾一度因为削减成本而进行过裁员和重组。这些活动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知识与人才一并流失,效率降低。美国企业旨在通过知识管理使流失的知识形成回流,希望将个人的知识在组织结构和组织系统下得到有效维持。 另外,许多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面临生产周期大幅缩短的问题。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在关键领域掌控、有效利用知识。企业需要通过个人或集团的知识共享和转让(技术知识再利用),避免业务流程的重复,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高效快速化。 而且,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企业试图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资产看做价值的源泉(知识财富),并从中获取收益。
ISBN9787508631295,75086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野中郁次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