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是CEO的圣经,是创业者的必读书。书中尽现百余位经营大师的管理、营销理念。在文中,能看到他们有眼光、胆子大,会做人以及勤奋和执著。他们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遇到过挫折,尝到过失败的滋味。然而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努力打拼,终于迈向人生的顶峰。
中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业已功成名就,他们是亿万富翁,他们是本行业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名字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的某一个决策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人就是站在中国经济潮头的优秀企业家。
编辑推荐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商学院杂志社社长李佩钰作序并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位准备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人士。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传承经营智慧,彰显大师精神。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大师,必须放远眼光,必须把握大局,商海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只有那些把握大局的人才能驾驭市场。
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创新经营,企业管理,品牌与营销,人性与责任,谋略与智慧。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中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他们的创业过程,有他们的经营理念,有他们成功后的谈定和失败后的反思……
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华立国际集团董事长汪力成,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雷士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长江,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新天下集团董事长吴海军,百事可乐原中国区总裁时大鲲…… 作者简介
靖鉴强,中国经营大师论坛执行主席,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特邀教授,深圳市经营战略研究会会长。
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国内体验式战略训练专家、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研究专家、高级讲师;现为社科院中国产业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深圳中心主任、深圳市影响管理顾问机构首席顾问;2004年创办中国经营大师论坛。以传承经营智慧为宗旨,以国内一线运作的优秀企业家为论坛讲师。7年来,已举办论坛50余场,国内近60位经营大师登台传道授业,开创了国内企业家教企业家的先河。论坛已成为中国企业家商业思想的传播地,并以累积的商业智慧在国内享有企业家黄埔军校的盛誉。
主要著作有:《说教者》《中国古代贤人的智慧》《我是最伟大的奇迹》等。 目录
第一章 经营大师谈经营模式
市场与经营机制的优化选择——首创集团总裁刘晓光
投资、实业,两个轮子一起驱动
二次创业取得成效
我们有19条融资通道
压力很大,每天要赚1200万
在反思中企业才能成长
运营企业要学会规避风险——埃力生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国迪
靠“四千”精神创业起步
压力转化为动力,讲起来易做起来难
产业定位应该要看得非常准
埃力生强调赢利、赚钱与责任
不验尸不掉泪,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做事情先想你会不会骗我。这是很危险的
要有国际化的能力,但对国际化人才要打点折扣
吸纳国际化的优秀人才,必须要做文化
民营制造型企业赢利模式的转型——江苏天地龙集团董事长蒋加平
对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的感性描述
市场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必须注重模式的转型
企业赢利模式转型的探索
企业转型要与资本对接
天地龙的主业赢利模式重塑
金融股权投资:分享整体发展的成果
幕后台前:从专业化到有限多元化——长青集团董事长何启强
从加工制造到发展自己的品牌,是比较矛盾的决策过程
收购万家乐商标和前锋热水器流产
不凑热闹,进军海外
我们要的是知名度而不是上市
激励是本质,不一定非采用股权
有限多元:转型有发展空间的行业
低调隐形,专心企业发展
不参与恶性竞争、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企业的突破与运营策略——雷士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长江
进入照明行业当时是个课题、难题,但我们有信心
企业的成长从小到大都会面临着一些瓶颈
渠道要看人通不通,人不通,网点再多,也是挂羊头卖狗肉
渠道专卖模式创新
相信你的员工,为什么不相信经销商
雷士是画出来的,创业第一天,就说做世界品牌,行业第一
企业发展了.要分清自己的角色
木桶理论并不是绝对的
老板把精力放在鸡毛蒜皮事上,得不偿失
你平台小时给人家股份,人家还看不上
企业家是一个导演,而不是一个演员
做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新产业——新天下集团总裁吴海军
英雄!在年轻的夜晚,就已成为民族脊梁
创业不需要准备,只需要激情,只需要实践
你的信用是对他们信心最好的保障
中国企业.最缺的是品牌利润和研发利润
同行说我.想打自己品牌简直是笑话
任何产品的销售,必须符合地区文化
神舟飞船升天,第二天去申请神舟商标
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产业叫做新兴产业
我认为电脑最热闹的时光还没有完全到来
如果价格到了1000块,电脑就是传统产业了
中国未来的电脑市场就只剩下联想和神舟
第二章 经营大师谈企业文化
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
价值观念决定着按照什么方式和思路去经营企业
我们只是改变一个政权,而没有改变国家
贫穷是你的敌人
现代化是一个西方概念不是中国传统的概念
“无毒不丈夫”,原话是“无度不丈夫”
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点完全不同
……
第三章 经营大师谈创新经营
第四章 经营大师谈企业管理
第五章 经营大师谈品牌与营销
第六章 经营大师谈人性与责任
第七章 经营大师谈谋略与智慧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985年企业投产的时候,政治思想刚刚放下,因为改革开放了。怎么样留住员工.怎么样把员工组织好?我们只有用感情、用理念把大家吸引住,企业才可以稳定发展。我们首先提出的口号是“优质量求生存,高效益求发展”。要打好形象,这个形象打不好,就不行。当时在这个前提下,我又强调三句话,要求曙光人“做人是第一件事,做事是第二件事,挣钱是第三件事”,把我这个观念传播给大家,也就是让大家有一个长远的想法,我们不是今天干,明天散,而是10年以后你再看曙光。在这种理念下,这种基础上,把这200多人凝聚住了,然后采取了很好的运营办法。就是“四班三运转”,一起坚持到现在,那时候我们企业搞六小时工作制,中午再给每个员工加一顿午餐。两者结合我们企业就把人留住了。为什么我们能到现在,从1985年,我们通过文化贯彻,理论学习,整个员工队伍就建立起来了。我们在创业期间有一句话“早起七点半,中午吃了饭继续干,晚上黑了算,必要的时候连着干”,从开始到现在,可以说大家无怨无悔。曙光人的人生价值,这种干劲、这种概念可以形成,我的总结靠的就是“文化”。大家认可,谁都有上进心,每个人都活在希望之中,理想之中、为了希望、理想,大家都会奋斗,会努力。
不同时期的不同概念和口号
1985、1986年期间,我提出曙光企业发展的“四本”宗旨,第一是“以质为本、广拓市场”,这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没有好的质量,你的企业肯定搞不好。我们企业在那时候,抓住质量品质就行,因为企业通过一两年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就提出“以质为本,广拓市场”;第二是“以人为本,共创大业”,从曙光来讲,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都当主人翁,做一个合格的曙光人,我们以这种理念开始宣传、治理企业;第三是“以法为本,办好企业”,现在的观点变了一下,不叫“办好企业”,叫“以法为本,完善机制”。最后,第四本在当时有好多争议,现在没有争议了,现在大家都认可了,叫“以党为本,私企不私”。当时我提出,因为中国的私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做私营企业不是为自己做的。
在这个角度上,在“四本”宗旨上我们又提出了四步原则,因为前面的“四本”宗旨。后面就有四步原则跟“四本”宗旨配套:
第一点。“国税不漏”。别的我不敢说,挣钱多少,企业大小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曙光人从来没有两本账,也没有偷税漏税,这在唐山市、河北省以至于全国都是认同的。作为企业,靠偷税漏税是发展不了的,所以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税上得越多,你的钱挣得越多,你上不了税了,也挣不着钱了。
为什么好多民营企业走不远、做不大,是内部机制不合理,它违背了一些东西,很多企业往往都是从身边开始出问题。所以,当时我提出,财务上没我的亲属,就一句话,我不主张偷税漏税,我们一定要做阳光下的企业。
第二点,“员工不少”。既然我们做企业,就要看到为什么有人跟你做,员工的待遇不能比同行业少,少了就不是曙光,在我们的能力条件下,要多一些,既然提出“以人为本”,就要有这个概念。
ISBN | 7802558972,978780255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 靖鉴强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