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营: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及对东亚的投资 [平装] 978750047437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国际经营: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及对东亚的投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和国际经营”,主要探讨有关国际经营的理论,笔者力图简洁地阐述相关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是“东亚的经济发展以及日本企业的投资”,从与日本企业的关系(特别是来自日本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角度考察东亚的经济发展;第三部分是“日本企业在东亚的经营”,从各种角度分析投资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推进方式。
编辑推荐
《国际经营: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及对东亚的投资》既适宜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企业界人士学习,也可供学者等广大读者层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伊藤贤次 译者:张青松 伊藤贤次,岐阜圣德学园大学经济情报学部教授。1946年9月,生于日本爱知县。1969年3月,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中退。后在企业就职,曾派驻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合资企业。1994年7月,任宫崎产业经营大学经营学部教授。1998年4月,任岐阜圣德学园大学新成立的经济情报学部教授。1998年3月,获综合研究大学院文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日本企业在东亚的经营——经营的全球化和“日本式经营”的转型》等。 译者简介: 张青松,1971年生于黑龙江密山。1994年自黑龙江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从事对外学术交流工作。2005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曾在日本文部省工作,2004年在日本拓殖大学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参与撰写《中日友好交流30年(经济卷)》、《中国外商投资报告》等多部著作,翻译《电子金融的挑战》等3部著作,曾在《日本学刊》、《中国改革报》、《国际农产品贸易》等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日经济关系、日本区域经济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等。
目录
第一部分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和国际经营 第一章经营活动的国际化及其发展阶段 一国际经营活动 二经营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三跨国企业的特点 第二章经营活动国际化理论 一国际经营活动的理论框架 二自由贸易的理论 三FDI的理论 第三章日本企业的国际化 一经营环境向国际化的变化 二外汇的动向 三对世界成本结构变化的应对 第四章国际购买 一什么是国际购买 二国际购买的推进方式 三国际购买的未来发展 第五章海外生产 一海外生产的发展阶段 二海外生产的分类 三合资企业的建立 第六章全球化经营 一新阶段的全球化经营 二全球化经营的基本问题点 三日本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第二部分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日本企业的投资 第七章广场协议与东亚的“雁阵”式经济发展 一东亚的雁阵式经济发展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启动条件 三外资引进所产生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 第八章日本企业对东亚的投资与经济发展 一海外直接投资(FDI)的推移 二第二阶段以后的展开条件 三东亚加工基地的形成 第九章海外生产中的QcD和海外生产的分类 一海外据点的优点和缺点 二海外生产中QcD的特点 三海外生产的分类 第十章国内外生产体制的构成 一母国生产的特点 二国内外生产体制的理论框架 三国内外生产体制的组建机制 第十一章海外生产的成本估算 一当地的一般成本水平 二在日本进行生产时的生产成本构成比 三当地产品的成本估算 第十二章适合返销的产品和适合母国生产的产品 一返销时的成本计算 二返销中的交货期(D)问题 三返销产品与母国产品的区别 第三部分日本企业在东亚地区的经营 第十三章东亚地区的质量管理 一日本的质量管理 二东亚的质量管理和发展 三日本式生产体系和质量 第十四章东亚地区的利润管理和财务管理 一东亚地区的利润管理 二具体成本管理活动 三财务管理和区域统一管理 第十五章东亚的工程管理和派驻人员管理 一东亚的工程管理 二派驻人员工作的开展方式 三当地人的培养 第十六章东亚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环境的变化 一东亚的类似性和差异性 二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时间”差 三经营环境的长期性变化 第十七章日本式经营在东亚的确立与展开 一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日本式经营 二“日本式经营”及其成立条件 三日本式经营在东亚的确立 第十八章日资投资企业的市场与日本企业的优势 一日资投资企业的市场分类 二日本投资企业的一般优势 三日本企业(母公司)的优势 第十九章东亚日资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全球化经营”的一般优势 二日资企业的经营战略A——“垄断”体制的尽早确立与事业展开 三日资企业的经营战略B——强化竞争力的新战略 第二十章东亚当地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作为后发者的优势 二当地企业的经营战略 三与日本企业的合作 第二十一章东亚货币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迅速成长 一1996年后的东亚经济发展 二东亚的货币金融危机 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日本企业今后的经营 参考文献
序言
正如书名《国际经营》所示,本书是论述以日本企业为中心的国际经营活动的书籍。由副标题“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以及对东亚的投资”可知,本书是以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特别是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为直接对象,以与东亚的关系为中心展开论述的。 日本企业目前正处于向国际化转轨的过程中。70年代初的“尼克松冲击”,日元汇率开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多年的360Ej元/美元固定汇率时代向浮动汇率时代转变,呈现了长期的日元升值趋势,后来的“广场协议”进一步加速了日元升值,目前已升至100±20日元左右。与二十多年前的360日元时代相比,这种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这些背景中,最主要的是世界经济中日本经济的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在美元贬值与日元升值这种结构性的外汇变动中、换言之在世界经济的成本变动中,日本企业急速开展了0uT方面的海外投资(以海外生产为代表)和IN方面的进口(国际筹措),这很自然地引发了对国内空洞化强烈的担忧。从长期来看,日本企业通过开展以这两方面为中心的活动,正在向“全球化经营”转轨。
文摘
1985年9月签署的“广场协议”,不仅给日本,而且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广场协议后,东亚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人们惊呼“21世纪是东亚的时代”。 东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雁阵”式形态发展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以日本为领头雁,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四个国家或地区)为第一集团,ASEAN4(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为第二集团,第三集团为中国和越南(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等,反映了包括日本在内的11个国家或地区为成员的、整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发展状况。 为什么近年(特别是在广场协议后)东亚经济取得了如此迅猛的发展呢?为什么这种发展呈雁阵形态呢?是什么机制促使这一浪潮能够波及整个东亚地区和各国、并迅速扩大其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本章和下章的讨论。通过对东亚雁阵式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找到答案(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本书将中国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ISBN978750047437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伊藤贤次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