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城市建设:深圳的挑战和抉择》内容简介: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命题,而公共政策又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推动变量。为了深入解析中国的城市化以及公共政策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我们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四十多位研究人员在为各级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咨询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当前城市化进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公共政策加以探讨,并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分专题整理汇成论文集。期待能引发广大的读者和广大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包括制订城市化政策的各级政府官员对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期待我们的讨论能够推动中国相关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更加科学,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加和谐,更有效率。
编辑推荐
《先进城市建设:深圳的挑战和抉择》是CDI城市与公共政策研究文辑(2010)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又称“中国脑库”,英文缩写CDI,是经国务院总理批准成立、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研究室指导的独立研究咨询机构。CDI自1989年成立起,即以改革试验者面貌出现,是中国研究咨询机构中最先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先行者,目前它是中国研究咨询业中规模最大、积累经验最丰富、提供服务最完善、运作最成功的机构之一,首批被列为全球百家著名脑库之一的中国机构。
CDI具有独特的研究优势,与中国同类官方研究机构相比,已经建立了有现代咨询理论和方法支撑的“核心技术”,历年咨询项目成功率在90%以上:与国外同类研究咨询机构相比,不仅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各种社会经济组织运作的深层背景,而且因为直接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明了政策演变过程和最近走向,更利于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作者简介
樊纲,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8部。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经济系(77级)政治经济学专业,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起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2006年起兼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3112008年,樊纲两次被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目录
序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前言
再创30年的辉煌
——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选择
导言:从全球、全国的视野来看深圳的过去和未来
策论一:突破“承载力局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策论二:从现实出发,采取“五体并重”战略,发展与大都市相匹配的均衡产业结构
策论三:顺应大势,体制创新,率先推动农民渐进市民化的进程
策论四:统筹协调,以大都市理念改善城市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化质量
策论五:进一步扩大开放,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型
策论六:积极推进深港紧密融合,加快深圳国际化进程
策论七:高举特区大旗,向改革要效率,要发展,要稳定;要和谐
策论八:深圳今天也要向全国各地学习
着力点:深圳模式升级的突破口
蛇口精神与“深圳方向”
一、蛇口工业区的城市实践
二、城市发展与产业园区的关系
三、深圳发展需要选择“深圳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进一步提升科技竞争力,构建“质量深圳”的科技优势
一、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
二、深圳市科技竞争力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的比较
三、深圳科技竞争力的演变趋势
四、深圳科技竞争力的主要优势和潜力
五、深圳科技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六、进一步提升深圳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关于建设深圳离岸金融中心的研究
一、深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建设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的理想选择
二、深圳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对我国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完善金融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建设深圳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构建中国的世界金融第三,提高我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
四、建设深圳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扩大腹地保障香港的进一步繁荣稳定
五、建设深圳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深圳再次发挥特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作用,推进我国金融创新步伐
六、深圳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研究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几点认识
二、深圳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三、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四、深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深圳“三元”工业结构的形成、演进及优化研究
低碳物流与绿色供应链——概念、流程与公共政策选择
广东碳排放空间均衡度研究
深圳未来金融发展的定位与路径选择
深圳高端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重塑“城市之心”破解特区一体化之惑
深圳市特区内外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
城市发展的另一面:深圳保障性住房的供及分配
深圳基础教育规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社会组织管理:深圳面临的挑战和抉择
先进城市社区治理对深圳的启示
深圳城市品牌价值策略研究
“深圳模式”的创建与再造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主要体现为通过先行试验、大胆创新而形成“深圳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以制度创新、市场导向、开放驱动等为鲜明特点的特区推进路径,那么着眼于未来中国协调全面持续科学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粤港澳世界级新经济区和全球型城市群的背景下,按照“一区四市”的总体方向,深圳应当继续以改革、开放、创新和发展为核心动力,着力于促进“深圳模式”升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特区新作用,再铸特区新辉煌,再闯特区新路径,争当新时期创新发展方式的先行者、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者、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领航者,为中国拓展出更为宏伟、更加广阔的发展新格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立新功。
在推动“深圳模式”不断提升过程之中,需要加快完成从追求速度优势和总量规模向强化结构优势和提升质量效益的全面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城市治理、优化城市软环境等方面率先前行。
ISBN | 9787513607223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樊纲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