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战略管理》在概述相关概念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评价、战略实施和控制的逻辑顺序安排各章内容。首先,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然后分别阐述企业总体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竞争性战略、职能性战略的选择和评价;最后从组织结构、领导等方面论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变革等问题。
编辑推荐
《企业战略管理》是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企业战略的管理
第二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微观环境——产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第三章 企业资源与战略能力分析
第一节 资源基础的企业理论
第二节 资源与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价值链
第三节 公司投资组合分析
第四节 确认关键问题
第四章 企业总体战略
第一节 战略开发可选的方向
第二节 企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企业撤退战略
第五章 企业竞争战略
第一节 基本竞争战略
第二节 蓝海战略
第六章 中小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 零散型产业战略分析
第二节 新兴产业战略分析
第七章 跨国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 跨国经营的动机
第二节 国际化经营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与职能演进
第三节 跨国企业的国际战略
第四节 跨国企业资源寻求战略
第八章 企业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二节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第三节 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公司目标是公司使命和战略展望的具体化。德鲁克对企业目标作了恰如其分的概括:各项目标必须从“我们的企业是什么,它将会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引导出来。它们不是一种抽象,而是行动的承诺,借以实现企业的使命,同时也是一种用以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准。换句话说,目标是企业的基本战略②。
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包括战略目标、财务目标和年度目标三个层次。建立目标体系的目的是将公司的使命转换成明确具体的业绩目标,从而使得公司的进展有一个可以测度的标准。
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两种类型的业绩标准:一是与战略业绩有关的标准;二是与财务业绩有关的标准。获取良好的战略业绩和良好的财务业绩要求公司的管理层既要建立战略目标体系又要建立财务目标体系。
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或产品革新等方面压倒竞争对手;使整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公司在客户中的声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强大的立足点;建立技术上的领导地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每一次成长机会,等等。
2.财务目标
财务目标体系表明公司必须致力于:市场占有率、收益增长率、满意的投资回报率;股利增长率、股票价格评价、良好的现金流、公司的信任度等。
3.年度目标战略
目标体系和财务目标体系都应该从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两个角度体现出来。长期目标体系主要是促使公司的管理者考虑现在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使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一种良好的经营状态;短期目标体系则主要是集中精力提高公司的短期经营业绩。
年度目标是指企业实施战略的年度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过程中一种必要的手段,是企业短期目标的具体体现。它与企业的长期目标有着内在联系,为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绩效提供具体的可以衡量的依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ISBN | 9787300126838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