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暇经济管理研究》内容简介:昔日北大蔡元培先生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应该是学术,高水平的大学更不能例外。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技术创新与转移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的基本主体,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之翼。
《闲暇经济管理研究》包括了文献回顾与评论;闲暇经济管理;个体层面的管理运用;国民经济层面的管理运用;休闲服务的品质管理;休闲服务风险管理与法律管理;旅游事活动的策划与管理等内容。
《闲暇经济管理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闲暇经济管理研究》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博士学术文库之一。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基本框架
第一节 闲暇经济系统
第二节 闲暇效应
第三节 闲暇影响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机制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第一节 闲暇的经济理论意义
第二节 闲暇的管理运用
第二篇 闲暇经济管理
第三章 必要型闲暇时间管理:基于家庭经济学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个体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四节 国民经济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四章 受教育时间管理:基于教育经济学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个体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管理运用(企业培训)
第四节 国民经济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五章 享受型闲暇时间管理:基于休闲经济学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个体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四节 产业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五节 国民经济层面的管理运用
第三篇 闲暇的内容管理
第六章 休闲服务管理
第一节 休闲服务的品质管理
第二节 休闲服务风险管理与法律管理
第七章 休闲活动管理
第一节 旅游节事活动的策划与管理
第二节 休闲空间管理
第三节 休闲教育管理
第四节 娱乐产品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二)以休闲渔业为例谈休闲服务法律
1.我国发展休闲渔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1)国家立法。现有的关于休闲渔业方面的法律存在以下问题:①前瞻性不够,有些规定不切实际,难以执行。②各部门规章之间缺乏协调、统一性。③可操作性差,多为宏观规定。程序性立法不足,执行困难大。有些地方法规虽然相对具体,但立法层次不高,缺乏权威性。④部分法规缺位、内容不全面,配套法规不健全。⑤法律义务与责任不对应,责任难以落实。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职责重叠和缺漏。
(2)资金来源。目前休闲渔业在我国尚处初始发展阶段,为加快发展,大量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是关键。但重点是如何解决当地政府、村集体、村民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各方的权益保障问题,究其根本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权益归属和产权交易问题。虽然《物权法》使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明确,但因其刚出台,配套法规和措施尚不完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公共建设。由于渔村、农村、海岛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几乎空白。要使休闲渔业这一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当地政府应在政策的制定、公共建设项目的申请和承担、市场信息的提供、招商活动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有所作为。至于具体的业务操作、资金营运,应通过市场进行。在这方面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和产权交易问题,同样需要在《物权法》的基础上解决许多具体问题。
(4)经营管理。①环境污染问题。盲目发展现代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目共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根本在于法规和制度的健全。②资源破坏问题。管理不善不仅直接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渔业资源的破坏。
ISBN | 9787509526484,750952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魏翔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