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运行报告2011年版:全球经济调整格局下的中国贸易增长 [平装] 9787203030,720303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国贸易运行报告2011年版:全球经济调整格局下的中国贸易增长》分析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下中国贸易运行的变化,通过数据模型预测经济变化对贸易的影响。 《中国贸易运行报告2011年版:全球经济调整格局下的中国贸易增长》内容分2010年中国贸易环境:世界经济稳步恢复与可控的贸易保护主义、2010年中国贸易政策:政策调整以稳为主、2010年中国贸易运行:全面呈现增长特征三大方面。
编辑推荐
《中国贸易运行报告2011年版:全球经济调整格局下的中国贸易增长》是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于2000年成立的非盈利性WTO事务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在国家商务部和工业及信息化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长期从事对中国的贸易与产业运行进行监测和咨询的业务,自2011年开始编撰出版《中国贸易运行报告》,力求从独立第三方的视角就中国贸易环境、贸易政策、贸易流量和流向变动,以及贸易对中国主要产业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跟踪与分析。
目录
1. 2010年中国贸易环境:世界经济稳步恢复与可控的贸易保护主义 1.1 2010年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恢复渐呈稳固态势 1.2 可控的贸易保护主义渐成趋势 1.3 可控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 2. 2010年中国贸易政策:政策调整以稳为主 2.1 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及对外贸运行的影响 2.2 2010年以稳为主的外贸政策选择与中国外贸的超预期增长 2.3 下阶段中国外贸政策选择面临的挑战 3. 2010年中国贸易运行:全面呈现增长特征 3.1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特征 3.2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前景展望 附录1 201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及其特征 附录2 中国贸易运行指数的构建方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的宏观经济决策主导下,国家在对外贸易领域也提出了“保出口”的基本战略,努力稳定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第一,连续七次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首先,自2008年8月至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政府连续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服装纺织行业的达到四次。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凸显了国家保出口、稳就业的调控目标,对减缓相关行业出口过快下滑的发挥了作用。其次,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五次调整,是实现出口全额退税最多的商品。这一方面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机电类产品出口遭遇严重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对维持机电产品出口稳定的重视。 此外,在2007年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中,中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推进节能环保,曾一度大幅调低甚至取消了石化、有色金属、钢铁等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产业提升和优化布局。在部分产业振兴计划中,出口退税政策也是一项主要政策。国家由此也调高了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第二,调节进出口关税,取消或调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首先,从2009年起,中国调整了部分进出口关税税则,进一步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对67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同时以暂定税率形式征收相关产品出口关税,进一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其次,为了加大支持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国家对有利于新技术引进及推广应用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最后,为了缓解纺织、钢材、化肥等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面临的经营困难,国家通过较低暂定税率的形式,调低了一部分国内需求较大的生产性原料的进口关税,并继续执行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出口关税、调整尿素等化肥出口季节性关税的政策,同时降低部分化肥及其原料的特别出口关税税率。 第三,重新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国家重新调整了以往的加工贸易政策,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27个十位商品编码,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1730个十位商品编码,具体涉及纺织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等。
ISBN9787203030,720303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磊叶明叶波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