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教材简明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 [平装] 9787543220072,75432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十二五"规划教材?简明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副标题所显示的那样,这本《简明经济学》按照亚当?斯密的经典文本关于“幸福”与“和谐”的论述,对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观照和诠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通过对实现幸福与和谐的三个途径——财富的生产和获取、现有财富的有效配置以及未来财富的充分增长——的逐一展开,实现了斯密意义上的幸福、和谐与主流经济学逻辑的无缝衔接,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缺乏常识、遗忘崇高的年代,《"十二五"规划教材?简明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重拾自由、公正的普适价值,引导读者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诉求,为经济学找回了久违的良心。
编辑推荐
《"十二五"规划教材?简明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的特点:(1)《"十二五"规划教材?简明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的内容系统详尽,主要以文字而不是数学展开,内容简明易懂,适合自学;(2)将主流经济学纳入到亚当?斯密意义上的幸福、和谐视角下来考察,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贺金社,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负责教学、招生、就业、实验室、体育工作,并分管相应部门。
目录
第一篇经济学总论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 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经济运行机制 第一节市场制度 第二节市场需求 第三节市场供给 第四节均衡价格 第五节政府干预 第六节经济运行的效果分析 本章思考题 第二篇微观分析基础 第三章作为消费者的个人选择 第一节消费者满足 第二节消费者预算约束 第三节消费者选择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 第一节生产者收益 第二节生产者成本 第三节生产者选择 本章思考题 第三篇交易的实现:产品市场分析 第五章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二节寡头垄断市场 本章思考题 第四篇交易的实现:要素市场分析 第七章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要素的供给 第三节要素市场均衡 本章思考题 第八章各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劳动市场 第二节资本市场 第三节土地市场 第四节企业家市场 本章思考题 第五篇宏观分析基础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运行及衡量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的逻辑联系 第二节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与 循环流图 第三节宏观经济的衡量 本章思考题 第十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 与调整 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指标 第二节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指标的 经验标准 第三节宏观经济均衡及其失衡的 调整原理 本章思考题 第六篇长期分析 第十一章经济增长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内生增长理论 本章思考题 第十二章自然失业 第一节自然失业率的决定 第二节职业搜寻理论 第三节职业配给理论 第四节自然失业的治理 本章思考题 第十三章通货膨胀 第一节货币概述 第二节货币数量论 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影响与治理 本章思考题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 第一节国际收支和汇率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长期分析 本章思考题 第七篇短期分析 第十五章总需求理论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简单决定 第二节利率的简单决定与传导 机制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双重决定 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五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理论 本章思考题 第十六章总需求一总供给理论 第一节总需求规律 第二节总供给规律 第三节经济波动的调整 第四节开放经济的总需求 总供给理论 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政策权衡 本章思考题 第八篇经济运行的效果评价 第十七章埃奇沃思一帕累托最优分析 第一节斯密的“利益和谐”模型 第二节社会“利益和谐”的埃奇 沃思一帕累托最优路径 第三节社会“利益和谐”的帕累托 最优标准 本章思考题 第十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第一节不完全信息 第二节外部性 第三节公共物品 第四节政府失灵 本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序言:本教材的特色 与传统教科书或目前流行的教科书相比较,本教材最大的特色在于:经典的思想、成熟的内容、专业的术语,但文字叙述式的而数学式的语言。 此外,本教材具体还有下列9个方面的特色: 1.以主流经济学成熟的内容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重新确立了应有的人生的、商品生产的、政府政策的终极目标――人类生活的幸福和谐。 2.以主流经济学成熟的内容回归经典的思想。在教材中,尤其是通过篇章提要,努力系统地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 3.通过实现“幸福和谐”的三个途径,即获取财富的文明方式、现有财富的有效配置、未来财富的充分增长,实现了“幸福和谐”与主流经济学知识逻辑的无缝连接,将全部经济学知识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并由帕累托最优使其实现了逻辑的、定量的统一。 4.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紧随帕累托最优之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对策实际上是对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它们都试图证明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政府政策作用的发挥最终是依靠市场来实现的。连同帕累托最优、博弈论放置在整个经济学内容的最后,一是把帕累托最优理论和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提升到了应有的地位:帕累托最优事实上已经贯穿了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各个部分,博弈论研究的是更为直接的互动关系而且突显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已有的交易互动关系,而以幸福和谐为框架的经济理论始终涉及帕累托最优和互动关系;二是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或从个体到整体的经济运行效果的评价。 5.消费者选择与生产者选择中,通过在边际分析中建立商品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以及要素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依据约翰?希克斯的方法推导出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如此,既实现了边际分析与无差异分析的有机统一,又使无差异分析具有了心理学基础。 6.把“市场与组织”放在以“企业家市场”为题的一章,增加“组织‘职位’”的激励作用;在“博弈论”一章,强调了“共同知识”、“文化”、“道德”、“传统”的作用。 7.长期分析突出了斯密的“自然自由体系”,短期分析突出了凯恩斯的“中间道路”。 8.将对菲利浦斯曲线的理论支持和依据菲利浦斯曲线进行政策选择两章的内容调到了凯恩斯理论的最后。因为短期内,封闭经济条件下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都需要进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 9.在整体上构建了“幸福和谐”框架的同时,各篇章节中撒布有“幸福和谐”的“金色‘沙粒’”,主要的有:教材副标题为“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教材篇名中有“市场交易的实现”;相关章节里有如交易互惠互助互利,自利到仁爱的实现,普通人的普遍富裕、普遍幸福等等。 10.通过显而易见的推理下形成了如下创新性结论: 1) 避免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求决定原理表述中的循环推理。 2) 澄清了对外净投资与本国利率的关系。 3) 长期内作为实现人类幸福手段的财富的稳定增长、充分增长、实质增长、开放增长的运行机制是国际、国内范围内自发调节的市场机制。 4) 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中田勇“‘等份’分析法”提供了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支持。 5) 证明了帕累托最优是效率标准与公平标准有机结合的标准,帕累托最优涉及了效用或幸福、财富或收入的人际比较,帕累托最优实现了“四种公平观”的有机统一。 6) 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也有财富资源在公共产品领域里的有效配置问题。 7) 政府政策作用的发挥最终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8) 个人幸福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整体地、协调地满足自己的“五需要”。 9) “好”的制度应该是同时具备“自运行”和“最优性”这两个特征。 以主流经济学的成熟内容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以及在主流经济学各部分内容中逻辑地撒布一些“幸福和谐”的“金色‘沙粒’”,是我们的一种新尝试。同时,在经济学数学化趋势的今天,用古典的文字叙述方式来表述包含许多现代的内容,既是一种自我挑战也是一种创新尝试。最终的目的是,使经济学这个社会科学的“皇后”、“皇帝”能够脱掉“华丽的‘数学’外衣”,进入普通百姓之家“微服私访”。 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水平所限,教材编写中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学生、读者批评指正。 本教材的编写与出版,首先要感谢上海格致出版社麻俊生主任的大力支持,其次要感谢全体副主编和编写人员的辛苦劳动。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我们注释中或参考文献中所列的所有作者及其卓有贡献的研究成果。 贺金社 2011年5月
ISBN9787543220072,754322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格致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