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11辑) [平装] 978730014426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779359 类别: 图书 经济 投资理财
《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11辑)》收录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资本市场评论》上刊载的22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有的是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探讨现代金融的演变特征;有的是从多样性的角度研究不同金融模式的异同;有的是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现代金融的质的规定;有的是从现实出发论述并评析当前的金融政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政策,有的则总结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经验与教训。这些论文反映了作者对现代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探索和思考。
编辑推荐
《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11辑)》是资本市场评论精粹之一。
目录
上篇 理论、政策、借鉴 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 树立世界眼光 立足国内实际 走稳大国金融崛起之路 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 牙买加体系下的人民币国际货币竞争地位:理论与实证 中国cpi、ppi和gdp的计量经济分析 中国的产业升级与就业的结构性失衡及解决路径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五大发展背景 强化约束,推进证券市场诚信建设 美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评论 扬帆已过万重山,曲折向前二十年——写在中国资本市场20周年之际 货币政策:面临新的选择 日美公司债市场建设的经验以及对中国公 司债市场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吴晓求教授在把脉中国经济高层研讨会上的演讲 下篇 市场、机构、工具 2009—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分析 2009—2010年沪深股票市场技术分析及展望 中国金融崛起中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功能转型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分析 美英金融模式下创业板市场成长因素分析 若干国家和地区创业板市场发展曲折的原因分析 基于b-s模型上市公司可转债定价实证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创业板 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基于竞争力的探讨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科技创新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新的产业的变革性发展。纵观现代产业格局的发展史,其本质上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一国经济的活力和进步总是通过新兴产业来体现的。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再到信息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 4.开放的能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且能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 前面我们分析了对大国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有安全保障的能源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两个核心要素:劳动力、科学技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劳动力和科技的简单加总并不等于社会的必然进步和经济的必然发展。这些资源需要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合成方可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个系统可以看做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函数系统:y=f(Labor,Innovation,Capital,…),这个系统也可以看做各种要素、经济主体运行的平台——这就是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将各种资源进行合力配置,最终形成有效、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一国经济的增长。金融体系按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和经济活动的客体(资本、劳动等要素)实现了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配置。
ISBN978730014426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