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研究 [平装] 978750049641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研究》内容简介:基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横向分工一体化和组织模块化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研究》紧扣创建“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柔性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新范式”这个目标,系统研究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的“基本原理”、“耦合机理”、“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治理结构”和“规制方式”等核心问题,揭示过剩经济条件下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由同质规模经济向范围规模经济转化进而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福利均衡与协同的新原理,阐明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横向耦合集成运行与企业家权威主导的新机制,设计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行为规制体制和反垄断行为的新政策,为推进我国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集中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提供新对策。
编辑推荐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研究》基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产业组织范式创新。
作者简介
刘茂松,男,1946年生,湖南华容县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9币范大学商学院首任院长。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南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第一届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和《新华文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项。先后有10多项成果荣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和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目录
代序关于跨国公司经济垄断结构与国际竞争力问题 第一章 导论 一 模块化垄断结构模式研究的背景 二竞争与垄断关系研究的文献简述 三 本专著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四 本专著的研究思路、价值与创新 第二章 新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一 新经济时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二 新经济时代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 三 新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 第三章 市场竞争与垄断关系变化趋势分析 一 新经济时代竞争与垄断关系的新状态 二 新经济时代产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三 基于垄断结构效率的企业合作博弈 第四章 垄断结构效应与产业组织模式变革 一 效率型垄断结构性质的探讨 二 垄断结构双重效率的形成机理 三 新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 第五章 垄断结构企业的模块化组织构架 一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的功能形态 二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的虚拟化 三 模块化式垄断结构企业的制度安排 第六章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的柔性契约 一 柔性契约网络与柔性契约理论体系 二 柔性契约与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的形成 三 模块化企业柔性契约的耦合运作机制 第七章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 新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新趋势 二 技术创新与垄断结构的内生性关系 三 垄断结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第八章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 一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治理目的 二 模块化垄断结构企业权威关系 三 模块化垄断企业控制权的最优配置 第九章 新经济时代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一 鲍莫尔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合理内核 二 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 可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规制制度创新 第十章 湖南电力产业大小电网资源优化整合的案例研究 一 大小电网并立运行的矛盾及其症结 二 新形势下优化整合大小电网资源的电力产业组织模式设计 三 实施效率型可竞争电力产业组织模式的对策建议 附录 企业家论 一 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 企业家的地位及其主要特征 三 社会主义企业家阶层的培养和造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二 新经济时代产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产业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教授曾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建立了一个“钻石体系”,指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等六个要素,其实质就是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产业外环境。我们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以产业内企业竞争力为基础,同时受产业外环境的影响。而以横向分工一体化为主导的企业垄断结构,不仅可以增强产业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有机整合产业内外的各种优势资源,灵活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产业内企业竞争力来看,巴尼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当满足四个条件,即应当是有价值的、应当是异质的、应当是不能完全仿制的、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根据巴尼的观点,传统经济下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都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这些资源都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而且并没什么差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知识、信息、人力资本取代劳动力、资本、土地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成为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Hamel)在1990年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就明确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除此之外,我国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品牌和信誉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海尔公司以其难以模仿的海尔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麦当劳公司以其品牌和公司独特的经营管理知识体系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是麦当劳公司的品牌和经营管理知识体系,都是公司长期积累的结果。一般来看,大企业尤其是市场的垄断企业都是经过市场长期的激烈竞争生存下来的优胜者,在企业不断打败竞争对手的成长过程,也是其企业知识、文化、信誉的积累过程。
ISBN97875004964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茂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