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济学 [平装] 7010102821,97870101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人生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个体为出发点研究人生的资源和人的行为。首先分析人的欲望、需要和效用,结合人的生理结构区分生理效用与心理效用,解释人的利他、利己与报复行为。然后,归纳人生的资源,将人生资源分为自身人力资源、自有财产资源、自有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四类,分别论述,展示它们对个体的效用与潜在效用。再次,研究人的活动,揭示活动背后的成本-收益规律与均衡条件,探讨人的行为抉择分析模型。最后提出,人类社会的前进将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生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了资源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神经元经济学、博弈论等经济学多个分支学科的理论,借鉴了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统一考察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统一分析人的经济行为与非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思索了人生,启迪了人生。
编辑推荐
《人生经济学》以个人为原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个体自身、个人财产、人际关系,社会地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资源,将人生视为不断获得资源、利用资源、创造效用的历程。
作者简介
郭旭红,男,江西遂川人,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任江西保监局副处长,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长期开展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保险、政府规制等理论研究,先后在《经济研究参考》、《保险研究》、《中国审计》等学术刊物发表经济学论文20余篇,合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参编《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等。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总述 第一节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时代背景与人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体系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生的目标与效用 第一节 人的欲望与需要 第二节 人的效用 第三节 有限理性的效用最大化 第三章 人生的资源 第一节 人生资源的内涵 第二节 人生资源的分类及关系 第三节 人生资源稀缺探讨 第四章 自身人力资源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源相关学说概述 第二节 自身生理资源 第三节 自身精神资源 第五章 自有财产资源分析 第一节 自有物质财产资源 第二节 自有精神财产资源 第三节 自有交易财产资源 第六章 自有社会资源分析 第一节 社会地位资源 第二节 人脉资源 第七章 环境资源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资源 第二节 社会有形环境资源 第三节 社会无形环境资源 第四节 时空环境资源 第八章 成本与收益基础上的行为抉择 第一节 利他行为与感应效用 第二节 人生的成本与收益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抉择模型 第九章 人生的活动 第一节 劳动的思考与活动的分类 第二节 以自身为活动对象的活动 第三节 以外界为活动对象的活动 第十章 人生的纵向视角 第一节 个人的成长历程 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历程 第三节 全面自由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一)父母 父母是人生资源的源头,父母资源常常决定子女资源的起点,父母可利用资源越多、子女的起跑线越领先。父母的效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父母是生理资源之源。人的发肤承之于父母,所谓基因,所谓先天,所谓遗传,无不取决于父母。人体的46条染色体均由父母提供,加之胎中十月,其身高、相貌、有无先天残疾、有无遗传疾病等方面,父母都起着关键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并对智商、情商等造成影响。《孝经.开宗明义章》开篇即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①《三国演义》第十八回中,曹性暗箭射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②可见在世人意识中,自己躯体资源的部分产权归之于父母,不得擅自处置。 第二,父母长期提供生活资料和家庭服务。人从母亲体内呱呱落地始,父母都责无旁贷地承担哺育重任,嗷嗷哭喊自有奶水送来,昏昏欲睡自有温暖怀抱,风吹雨打有父母的温馨卧室,感冒发烧有父母的夜出求医……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独立谋生之前的十数年甚至数十年间,父母用无私的爱负担所有的饮食起居,包管所有的吃喝拉撒,化解所有的风险恶境,支付所有的生活开支,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即便成人,结婚,直至相当长的岁月,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无怨无悔的避难所。 第三,父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施加了重要的影响。除遗传因素和胎教投入之外,父母还采取以下行为教育子女:首先,父母是绝大多数人最早的教师,呀呀学语授之于父母,辨识万物传之于父母,举止礼节束之于父母;学龄前,父母已经无愧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心理、政治、法律等课程启蒙老师的称号。此外,父母还凭借自身的专业特长有意无意间引导子女,“子承父业”成了历代社会惯见的现象。
ISBN7010102821,9787010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旭红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