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平装] 9787502024420,75020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容简介: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成为指导各国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3月,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做出承诺的国家。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编辑推荐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资源性产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 关于资源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煤炭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第四节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与作用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第三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鲁尔与洛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第二节 其他国家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第五章 构筑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第一节 资源性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资源型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的互动协调 第三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适时更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新资源观 第六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 第二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第三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第一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清洁生产 第二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第三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八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 第一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环境保护——矿区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三节 处于成长期的煤炭城市技术选择 第四节 处于成熟期的煤炭城市技术选择 第五节 处于衰老期的煤炭城市技术选择 第九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与能力构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支持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培育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矿产资源资产概念及其特殊性 矿产资源资产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过开发利用或采取出让、转让、出租矿产资源开采权,而获取经济利益的矿产资源,也就是已经探明的可开发利用的表内储量。矿产资源资产不同于其他资产,有以下特殊性: (1)矿产资源资产是由矿藏经地质勘查后资产化而形成的。在未探明以前,矿产资源是一种未知的、没有确定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矿藏。为寻找、探明这些可供利用的矿产,要经过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地质勘探,在形成探明的各级储量后,才能成为可进入社会生产,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矿产资源资产。 (2)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消耗的,其耗竭过程为资源由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矿产资源是以整体资产可供使用(包括伴生、共生矿产),以物质形态进入生产过程,是形成矿产品的主体。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开采、生产、利用,资源逐渐被消耗,资产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矿产资源资产是一次性占用,如果作价形成入股资本进而获得货币补偿,就使矿产资源资产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转化为货币就体现出矿产资源资产的可交易性。 (3)矿产资源资产的经济寿命长,自然增值或贬值幅度大。矿产资源不仅形成时间长、分布广泛,而且受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开采利用期也长。使得矿产资源资产的经济寿命明显比其他资产要长。如果被探明的矿产资源长期不能投入开采,势必导致呆滞时间很长。在呆滞时间里,受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将导致矿产资源增值或贬值。这一特性比其他资产更加显著。
ISBN9787502024420,750202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作者李延江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