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终关怀》作者根据十余年临终关怀理论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最新文献资料和相关学科进展信息,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系统地对临终关怀的基本理论、管理原则、教育实施、疼痛等躯体症状的舒缓疗护、各种舒缓疗护的技术操作、心理关怀,以及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居丧照护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此外,《临终关怀》中对死亡学的基本概念、安乐死、脑死亡、濒死体验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临终关怀》是我国迄今出版的最为全面、系统而实用的I临终关怀专著,并经著名临终关怀专家崔以泰教授审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临终关怀》对广大医护人员在疗护临终病人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医学院校开设临终关怀课程的试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临终关怀》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孟宪武,1946年天津市生人,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临终关怀杂志》常务副主编。曾从事过内科、外科等医学临床诊疗工作,现主要从事临终关怀学、医学伦理学和人类死亡学的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代表著作有《安乐死之辩证观》、《人类死亡学论纲》、《话说临终关怀》、《中国临终关怀研究》等,主编或合写专著18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临终关怀学和医学伦理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 目录
第一篇 临终关怀概论
第一章 临终关怀概述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定义和原则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特点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临终关怀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临络关怀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与现状
第三章 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与设置
第一节 独立临终关怀院
第二节 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
第三节 家庭型临终关怀
第四节 临终关怀团队的组成和作用
第四章 临终关怀的管理
第一节 临络关怀服务管理模式
第二节 临终关怀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 临终关怀机构规范管理制度
第二篇 临终关怀的基础理论
第五章 临终关怀的死亡学基础
第一节 人类死亡的定义
第二节 人矣脑死亡标准
第六章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第一节 安乐死的概念与立法
第二节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和谐的统
第七章 临终关怀教育
第一节 临终关怀教育概况
第二节 临终关怀教育的概念与作用
第三节 临终关怀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第四节 临终关怀教育课程的设置
第八章 临终关怀的伦理学意义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道德范畴
第二节 临终关怀道德原则与意义
第三篇 临终关怀舒缓疗护的技术操作
第九章 临终症状及舒缓疗护概述
第一节 临终症状概述
第二节 临终症状的控制原则
第十章 舒缓疗护一般技术操作
第一节 氧气疗法技术操作
第二节 冷热舒缓疗护技术操作
第十一章 临终病人腔道舒缓疗护技术操作
第一节 消化道舒缓疗护技术操作
第二节 呼吸道舒缓疗护技术操作
第三节 泌尿道舒缓疗护技术操作
第十二章 临终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第五节 监护仪的应用
第十三章 舒缓疗护输液输血技术操作
第一节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
第二节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
第三节 全胃肠道外营养技术操作
第十四章 舒缓疗护体腔穿刺技术操作
第一节 心内注射技术操作
第二节 胸腔穿刺技术操作
第三节 腹腔穿刺技术操作
第四节 腰椎穿刺技术操作
第五节 心包穿刺技术操作
第六节 膀胱穿刺技术操作
第十五章 心肺急救技术操作
第一节 心脏按压技术操作
第二节 电除颤技术操作
第三节 人工呼吸技术操作
第四节 呼吸机的技术操作
第四篇 临终疼痛与疼痛控制
第十六章 临终疼痛的概念与评估
第一节 疼痛及止痛的史况
第二节 临终疼痛的概念
第三节 临终癌症疼痛的原因与表现
第四节 临终癌症疼痛的评估与分级
第五节 疼痛的心理学基础
第十七章 临终癌痛药物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临终癌痛药物控制的原则
第二节 癌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疗法
第十八章 临终癌痛控制的特殊方法
第一节 癌痛控制的放射疗法
第二节 癌痛控制的化学疗法
第三节 硬膜外腔连续恰药控制癌痛
第四节 神经毁损疗法
第五节 癌痛的激素疗法
第十九章 病入自控镇痛法
第一节 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概念与装置
第二节 PCA的操作
第二十章 临终疼痛的心理疗护
第一节 临终心理止痛的机制
第二节 临终心理止痛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篇 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
第二十一章 临终心理理论简述
第一节 库伯勒罗斯临终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 其他临终心理理论
第二十二章 临终病人的心理需求与真情告知
第一节 临终病人的心理需求
第二节 临终病人真情告知的心理关怀
第二十三章 临终心理关怀的临床操作
第一节 临终心理关怀概述
第二节 对不同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
第二十四章 临终病人的濒死体验
第一节 濒死体验的概念
第二节 濒死体验的表现
第三节 对濒死体验的解释
第六篇 临终病人的生活照护
第二十五章 临终病人的生活照护概述
第一节 临终病人生活照护原则
第二节 护理程序在临终生活照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临终生活照护在临终关怀中的意义
第二十六章 临终病人头部的生活照护
第一节 临终病人的头发护理
第二节 临终病人的口腔护理
第三节 临终病人眼、耳、鼻的护理
第二十七章 临终病人皮肤的生活护理
第一节 临终病人的皮肤护理
……
第二十八章 临终病人的饮食照护
第二十九章 临终病人排泄的生活照护
第三十章 濒死护理与尸体料理
第七篇 临终症状的舒缓疗护
第八篇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
第九篇 临终病人家属的居丧照护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自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迄今已十余年了。尽管医学的发展总是十分艰难,每迈进一步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仍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我国广大的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正以满腔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临终病人奉献着爱心,使得临终病人得以在人间的温情中宁静安适地离开人世。
随着临终关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积累,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普遍成立和有关医护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一部能够在临终关怀临床实践中起到具体指导作用的专著的问世,就成为广大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迫切需要。
本书作者盂宪武同志从事临终关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十余年之久,有着坚实的临终关怀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满足广大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需要,尽快出版这部专著,他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这部《临终关怀》,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又一贡献。
经审阅,我认为这部专著有着系统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
这部专著的系统性体现在,作者在书中系统地全方位地论述了临终关怀学科的浩瀚内涵。作者不仅在理论上彰显了临终关怀的意义,还对临终关怀的相关基础学科加以阐述;不仅提出了临终关怀机构管理的原则,还详述了临终关怀教育的实施问题;不仅提出对临终病人疼痛等躯体症状舒缓疗护的方法,还强调了临终病人心理关怀的重要性。 文摘
三、当代中国临终关怀现状
(一)中国大陆临终关杯观状在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地创办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开展临终关怀临床实践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综合性医院开设了临终关怀病房,在肿瘤专科医院里设临终关怀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临终关怀机构,上万名医护人员从事临终关怀工作,为临终病人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较为突出的地区有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其中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上海市退休职工南汇护理院、北京朝阳门医院关怀病区、北京松堂关怀院、义乌市善终协会所属临终关怀机构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在为临终病人服务工作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2001年开始,知名实业家李嘉诚将每年捐资逾1700万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7所重点医院(即向每家医院每年捐资100万元)设办免费的宁养善终服务即临终关怀服务;以减轻贫困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及予以心灵慰藉,首年服务目标为5000名病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是由李嘉诚倡导和资助的中国首家提供免费善终服务的宁养院。2年多来,该院致力为患晚期癌症的贫困病人提供上门服务,共出诊近万人次,协助晚期癌症患者减少痛苦,获得尊严,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此项创举成功地探索出以家居服务为重点的宁养服务模式,引起国内强烈反响,对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ISBN | 7530831968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孟宪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