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识图》是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建筑识图》以工作任务引领,围绕相应职业活动组织教学,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建筑识图》内容分为8个项目:初识工程图样和制图工具、绘制图框线和标题栏,线型和图例练习,尺寸标注,建筑模型三面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剖面图、断面图的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编辑推荐
《建筑识图》可作为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项目一 初识工程图样和制图工具
任务一工程图样的信息说明
任务二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
项目二 绘制图框线和标题栏
任务一绘制A4图纸的幅面线、图框线、标题栏
任务二绘制A3图纸的图框线和标题栏
项目三 线型和图例练习
任务一线型练习
任务二长仿宋体字和比例练习
任务三图例练习
项目四 尺寸标注
任务一尺寸标注基本知识
任务二尺寸标注实训
项目五建筑模型三面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
任务一绘制基本体模型三面正投影图
任务二绘制组合体模型三面正投影图
任务三画轴测图
项目六 剖面图、断面图的识读和绘制
任务一剖面图与断面图的识读
任务二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
项目七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任务一首页图和建筑总平面图的识读
任务二建筑平面图的识读
任务三建筑立面图的识读
任务四建筑剖面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五建筑详图的识读
项目八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任务一基础结构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二楼层结构平面图和结构构件详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三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条文说明(部分)
1 总则
1.0.1 本条文在原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使文字含义更加严密、准确。
1.0.2本条规定了在工程制图专业方面的适用范围。
1.0.3本条为新增条文,明确了适用于手工制图与计算机制图两种方式。
1.0.4 本条规定了适用的三大类工程制图,即①设计图、竣工图;②实测图;③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2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
2.1 图纸幅面
2.1.1表2.1.1幅面及图框尺寸与《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规格》(GB/T l4689—1993)规定一致,但图框内标题栏略有调整,见2.2.1。
2.2标题栏与会签栏
2.2.1鉴于当前各设计单位标题栏的内容增多,有时还需要加入外文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两种标题栏尺寸供选用,即200×(30~50)(200长度可以使A4立式幅面中的标题栏成为通栏)和240X(30~40)。标题栏内容的划分仅为示意,给各设计单位以灵活性。
2.2.2 由于目前标题栏中的签字过于潦草,难以识别,本条文增加了签字区应包含实名列和签名列的规定。同时,在需要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时,可设定在设计单位名称的上方或左方两种位置。
2.2.3根据实际需要,将会签栏的长度由原来的75延长为100,与2.2.2的理由相同,目的是为了增加“实名列”的空间。
3 图线
3.0.1 表3.0.1根据《技术制图——图线》(GB/T 17450——1988)调整了线宽比,即粗线:中粗线:细线=4:2:1
3.0.2表3.0.2根据《技术制图——图线》修正了部分图线的名称。
4字体
4.0.2鉴于在实际制图中,2.5 mm高的文字过小,在字高系列中删除。
4.0.5根据《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1993)的规定,修订了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的书写格式。
5 比例
5.0.2参照《技术制图——比例》(GB/T l4690——1993)5.1条增加了文字,强调比例的符号为“:”,其他表示方法是不允许的,例如有建议用“1/l00”来表示的。
5.0.3根据《技术制图——比例》(OB/T 14690——1993)将本条文中的“底线”改为“基准线”。
5.0.4 表5.0.4中“常用比例”采用的是IS0推荐的1:1×10”、1:2×10n、1:5×10n系列。由于该系列比例的级差较大,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又在“可用比例”中规定了一些中间比例,即1:4、1:6和1:80,使之更加合理,选用更加灵活。此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前大型建筑较多,采用1:200的比例,很多字注写不下,因而采用1:150的已很普遍。此次修编,将1:150转入“常用比例”之列。
5.0.6 本条为新增条文。增加本条规定是为了适应计算机绘图的需要,允许自选比例,但应绘制该比例的比例尺。
ISBN | 9787040354713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