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电类专业) [平装] 978711312504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电类专业)》根据教育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参照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的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及有关行业规范编写而成。《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电类专业)》从理实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气动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控制回路、应用实例,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及辅件、基本回路、液压系统实例分析等10个课题,每个课题后面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与思考题。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电类专业)》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或其他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及有关人员的自学用书。
目录
绪论 0.1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概述 0.2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0.3气动与液压传动中的力、速度与功率 0.4气动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 0.5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的基本特点 0.6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展望 习题与思考 上篇气压传动 课题1气动动力元件 1.1气源设备 1.2气源净化装置 1.3气源系统中的其他辅助元件 习题与思考 课题2气动执行元件 2.1汽缸 2.2气压马达 2.3真空元件 习题与思考 课题3气动控制元件 3.1压力控制阀 3.2流量控制阀 3.3方向控制阀 习题与思考 课题4气动控制回路 4.1压力控制回路 4.2速度控制回路 4.3换向回路 4.4其他常见回路简介 4.5项目训练 习题与思考 课题5气动应用实例 5.1液面自动控制装置气动系统组装 5.2 H加工中心气压传动系统的组装 习题与思考 下篇液压传动 课题6液压动力元件 6.1液压泵概述 6.2常用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6.3项目训练 习题与思考 课题7液压执行元件 7.1液压缸 7.2液压马达 7.3项目训练 习题与思考 课题8液压控制元件及辅件 8.1液压控制元件 8.2液压辅助元件 8.3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 8.4项目训练 习题与思考 课题9液压基本回路 9.1压力控制回路 9.2速度控制回路 9.3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9.4其他液压回路 9.5项目训练 习题与思考 课题10液压系统实例分析 10.1 JS-1型机械手液压系统 10.2 XS-ZY-250A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 10.3 MJ-50数控车床液压系统 10.4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习题与思考 附录A常用气动与液压图形符号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内啮合齿轮泵有渐开线齿形和摆线齿形两种,这两种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皆伺于外啮合齿轮泵。在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中,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如图6-8(a)所示;摆线齿形啮合齿轮泵又称摆线转子泵,在这种泵中,小齿轮和内齿轮只相差一齿,因而不需设置隔板,如图6-8(b)所示。内啮合齿轮泵中的小齿轮是主动轮,大齿轮为从动轮,在工作时大齿轮随小齿轮同向旋转。 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内啮合齿轮泵内可做到无困油现象,流量脉动小。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在高转速工作时有较高的容积效率。但在低速、高压下工作时,压力脉动大,容积效率低,所以一般用于中、低压系统。在闭式系统中,常用这种泵作为补油泵。内啮合齿轮泵的缺点是齿形复杂,加工困难,价格较贵,且不适合高速高压工况。 6.2.2 叶片泵 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吸油性能差及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叶片泵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广。 叶片泵按输出流量是否可调,分为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按每转吸油和压油次数不同,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吸油、压油一次,输出流量可以改变,常做成变量叶片泵。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吸油、压油各两次,输出流量均匀,但输出流量不可改变,常做成定量叶片泵。 1.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如图6-10所示。它由转子、定子、叶片、配流盘、泵体等组成。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面,转子和定子中心之间存在着偏心,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叶片根部油压力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便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油液通过吸油口、配油盘上的吸油口进入密封工作腔;而在图的左侧,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排往配油盘压油口,经压油口被输送到系统中去。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的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叶片泵。从力学上讲,转子上受有单方向的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为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大。若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的大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形成变量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只要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e和偏心方向,就可以改变输油量和输油方向,成为变量叶片泵。偏心距的调节可手动调节,也可自动调节。自动调节的变量泵根据其工作特性的不同分为限压式、恒压式、恒流量式三类,其中又以限压式应用较多。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其工作压力的反馈作用实现变量的,它有外反馈和内反馈两种形式。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6-11(a)所示。转子2的中心O1固定,定子3可以左右移动。限压弹簧5推压定子与反馈液压缸6的活塞紧靠,这时定子中心O2和转子中心O1之间有一初始偏心距e0,它决定于泵需要输出的最大流量。泵工作时,反馈液压缸对定子施加向右的反馈力PA,当泵的工作压力达到调定压力PB时,定子所受反馈力与弹簧预紧力平衡;当泵的工作压力P%PB时,定子不动,保持初始偏心距e0不变,泵的输出流量最大且保持基本不变;当泵的工作压力p>pB时,限压弹簧被压缩,定子右移,偏心距减小,泵的输出流量也相应减小;当泵的工作压力达到某一个极限值时,限压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定子移到最右端,偏心距趋近于零,这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ISBN9787113125042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朱仁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