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不如争气 [平装] 780151840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生气不如争气》讲述了人生不必计较的50件事,包括“虚名:莫为名利遮望眼”、“打击:坚持自我,把握梦想”、“挫折:没有失败你就不能长大”等。书中特别阐明“生气不如争气”的道理。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有时又难免被人嘲弄、受人侮辱、被人排挤,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伤痛的体验。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很坦然地面对一切,痛并快乐着;有的人却成天为一点小事火上心头,或者悲观丧气,怨天尤人。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利,而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我们自己足够优秀,别人还会对你冷眼嘲讽吗?所以,让自己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争气,去做得更好,在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此所谓生气不如争气。
目录
1.过程 ——笑到最后往往笑得最好 2.小事 ——小事成就大业 3.落后于人 ——敢于不如人 4.位置 ——自己的位置是用自己的努力垫起来的 5.麻烦 ——人生弯路越多收获越多 6.过失 ——别让过失成为你心中的阴影 7.报酬 ——只管去付出不要计较收获多少 8.无法选择 ——做自己的主人是最好的选择 9.父母无能 ——能生你者就是伟大者 10.虚名 ——莫为名利遮望眼 11.打击 ——坚持自我,把握梦想 12.挫折 ——有了失败,也许你能更快长大 13.厄运 ——厄运是幸运的奠基石 14.失礼 ——把人情当武器 15.旧观念 ——勇于打破旧观念,才有创造力 16.环境 ——守住內心的平静 17.情感隐私 ——真爱也会有“瑕疵” 18.般配 ——真情恒久远 ……
文摘
书摘 厄运 ——厄运是幸运的奠基石 约翰·布伦迪被他的朋友们称做“马拉松人”,这是众人所知的事实。 1973年6月6日,约翰照常做二十分钟的晨跑运动,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晨跑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跑步。 那天早上跑完以后,约翰依旧到工地去,他和另外三人一同在屋顶上工作。天气非常炎热,工作也很艰苦,这时监工叫约翰拿一样工具给他,约翰便移动双脚,不料房顶水泥尚未凝固,他就从上面掉下去了。 他头朝下坠落下去。 他事后回忆说: 那时候我听到很多杂音和背骨折碎的声音…… 现在想起来真是害怕,我整个身体一直往下掉,整个人就像饼干一样,那一瞬间我发现脚一点知觉也没有。 以后的数秒之中恐怖、愤怒、绝望一一向我袭来,我很想站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听从脑部指挥的只有头部。 好像有人在上面说:“唉哟!约翰掉下去了。” 我心里不断期望,也不断咀咒。我把头转向左边,看到十公分远的地方有穿着鞋子的双脚,脚尖就在眼前,好像是我的脚,可是怎么会在这里呢? 那一刻,我真的好害怕。 好像又有人把我的头抬起,放在像枕头之类的东西上,其实我不觉得痛苦,后来激烈的阵痛不断侵袭我,痛得我几乎想死去,整个头好像被一根绳子吊起来,稍微一动就痛苦不堪。 我猜想如果绳子断了,我的头是不是会扭转不停呢?很奇妙的想法,是不是?我一直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 急救人员很快就到达了,他们把我抬到担架上,因为痛苦的关系,我非常害怕别人移动我的身体,毕竟是专业的急救人员,他们一面鼓励我,一面尽可能减轻我的痛苦。使我大为放心。 我被抬入救护车后,觉得舒服了一点,可能是心理因素吧!我认为马上就要到医院去治疗,情形不会太严重的。 一到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表示要照X光,把我放在台上,双手双脚呈八字形分开,为了配合角度,医生不时摆动我的头,一种从未有的痛苦侵袭着我,真的,从未有的。 过了一会儿,医生确定我的头骨断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我在孩提时代,曾听过头骨折断的故事,没想到竟也发生在我身上。 我开始向上帝期望,请它赐给我力量,不容发生任何事。 漫漫长夜,好像永无止境,我不断地回想当天所发生的事,思绪愈来愈乱,就这样痛苦地度过黑夜。 在受伤的昏迷之中,我想起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和他说过的一句话“应该恐惧的是本身。” 从此以后。我变成一个思想积极的人,我问自己:“受伤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我不断地思考,告诉自己:“我将来一定会了解的,现在必须想办法活下去!我一定要努力!”对于一切,我心存感谢。 我真正的奋斗,从现在开始。 醒来时,我发现头部两侧的针头已经取出来,原来我还在医院里。当时我想,只要安静下来。痛苦会逐渐减轻。 令我惊讶的是,我全身竟像木乃伊一样,被白布包裹起来,而一点知觉也没有。周围都是医疗用的机器,身旁的护士,可以处理紧急事情,在我的眼中,她们是无所不能的神。 我从来没有进过医院,所以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 经过几个星期之后,约翰的伤势已被认定终生无法痊愈,可是他依旧充满希望,盼望奇迹出现,使他的脊椎再度恢复健康,他专心致志地接受治疗。 约翰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病情,惟一的方法只有向护士打听,有一天他听到护士指着他房间的方向对助手说: “四肢麻痹就是像他那个样子。” 约翰从来没有见过四肢麻痹的人,他甚至没有想过四肢会同时麻痹,哪里想到自己竟变成这个样子。 简单的一句话揭开了真相。原来他是一个年轻又健康的丈夫和父亲,可是现在从头部以下全部麻痹,完全形同废人。 虽然如此,约翰仍然决定活下去,虽然痛苦不曾减轻,可是他活得比谁都坚强。 他又说:“我之所以决心生存下来,是因为有三个老师作为我人生的指针,这三个老师是愿望、献身、决意。我想活下去,想治好病,想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事,我有这些愿望,这三个老师经常在心中,我为此而奋斗,并相信有一天我可以得到胜利,所以永不灰心。” 如今约翰坐在轮椅上已经11年了,从人生的观点上来看,他实在太伟大了。 他的心中没有仇恨,没有苦恼,也没有憎恨。他认为如果相信命运或憎恨别人,对自己并没有好处,相反的,应该爱护他人,即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但是自己的心理却很正常。 事实上,约翰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真正的残疾是那些身体毫无缺陷、心理上却充满障碍的人。 约翰一直这样告诉自己,受伤是无可避免的。 他又这么想,它是自己一生的转折点,自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这种想法是既健康又正确的,所以约翰总是这么勉励自己,其实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受害者,自己只是很自然的接受这个安排而已。 当约翰骑电动轮椅进入超级市场,或通过马路时,轮椅不断发出声音,引起许多小朋友的注意,他们有的在笑,有的一脸迷惑,也有的说;“满不错嘛!”像是很羡慕的样子。遇到这种情形,约翰会作各种鬼脸逗孩子们发笑,但是他并不是整天和小孩玩,他还经营公司,为附近社区作介绍婴儿保姆的工作。 另外,他还在一家教会里,做“新希望电话商谈中心”之类的服务,他对人生充满新希望,非常愿意帮助那些失意的人找到希望。 约翰胜利了,因为他能生存下去,他曾说过:“艰苦的日子总有结束的时候,心中充满希望,并能继续为生活而努力的人,才能享有新生命。” 他不但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努力把厄运视为命运重新开始的人。 ……
ISBN7801518403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作者游彪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