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日本建筑业发展至今,以它们独有的综合东方古雅和现代简洁的艺术风格令人观之如一阵春风拂面,耳目顿是清爽起来。他们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充分结合,形成了带有东方精神的现代建筑,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建筑发展过程中独领别样风骚。 媒体推荐
序
《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一书的出版是武云霞君奉献给社会的丰碩果实,它为我国建筑界吸取日本的有益经验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古代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的影响,但是自从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的文化,使这个民族的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日本建筑界不仅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发掘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因此使日本现代建筑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一点是令世人瞩目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特征,当代日本建筑的成就,日本建筑界的新思潮、新理论,并分析了日本建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分析了新的和洋折衷的共生论在国际上的影响。作者在论述“内在的日本”现代化方面,还深入地探讨了其精神实质因素,面不流于对传统形式的模仿与变形的阐释,这对启发新的创作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我作为武云霞君原导师,对她能在这本书中收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且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深表欣慰。愿这本书也能得到我国建筑学术界同志们的共识。匆此为序。
刘先觉
于东南建筑系1997年4月 目录
书的期望/齐康
序/刘先觉
引言
第一章古代日本建筑概况
一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背景创造了特定的日本建筑
二日本传统建筑的特征
1.形体的自然性
2.结构的临时性、逻辑性与精致的细部
3.空间的流动性
4.材料的自明性
5.洗练的装饰
三精神与气质的体现
第二章明治维新与日本建筑的近现代化
一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民族形式与西方思潮的碰撞
1.西方的影响
2.初涉传统复兴
3.第一个传统复兴的高潮
4.30年代传统复兴走向极端——军国主义的逆流
二日本新建筑运动的发展及形式模仿的深化
1.二次大战之前的曲折推进
2.战后的新日本调——第二个传统复兴的高潮
三小结
第三章60年代到80年代初建筑传统在空间形态上的表达
一新陈代谢论建筑
1.新陈代谢论的产生及其背景
2.新陈代谢派的主要观点及实践
二后期代谢论的建筑
三桢文彦的“奥”空间与矶崎新的“间”空间
1.桢文彦的“奥”空间
2.矶崎新的“间”空间
四小结
第四章80-90年代日本建筑中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共存
……
后记 文摘
书摘
ISBN | 7531804247 |
---|---|
出版社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作者 | 武云霞 |
尺寸 | 16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