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规划教材:CAD/CAM软件应用基础:Pro/E软件》以Pro/ENGINEER(简称Pro/E)基础应用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产品的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建模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输出、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规划教材:CAD/CAM软件应用基础:Pro/E软件》在介绍知识点时都从讲解软件的基本功能入手,及时安排适当的实例引导读者动手操作,再配合每章后的思考与练习题加以巩固,使读者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书内容完整、层次清晰,根据初学者的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共分7章,包括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况,草绘模块,基本建模模块,高级建模模块,曲面设计模块,装配模块,工程图模块等。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规划教材:CAD/CAM软件应用基础:Pro/E软件》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况
1.1 认识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特点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新增功能
1.2安装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2.1配置环境变量
1.2.2软件安装过程
1.3启动与关闭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4体验Pro/ENGINEER Wildfire 4.0操作界面
1.5初步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文件操作
1.5.2 鼠标操作
1.5.3模型显示方式
1.5.4视图操作
1.5.5设置零件单位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草绘模块
2.1 知识准备(一)——环境介绍
2.1.1 草绘常用相关术语
2.1.2进入草绘模式的一般流程
2.2知识准备(二)——图元绘制
2.2.1 绘制点
2.2.2 绘制圆
2.2.3 绘制线
2.2.4绘制矩形
2.2.5绘制圆弧
2.2.6绘制倒圆角
2.2.7绘制样条曲线
2.2.8绘制坐标系
2.2.9绘制文本
2.2.10调色板的使用
2.2.11通过参考创建图元
2.3 知识准备(三)——草绘编辑
2.3.1修剪编辑
2.3.2镜像编辑
2.3.3 移动/缩放/旋转编辑
2.3.4复制/粘贴编辑
2.4知识准备(四)——人工尺寸标注
2.4.1线性标注
2.4.2圆及圆弧标注
2.4.3角度标注
2.5知识准备(五)——几何约束
2.5.1 自动设置几何约束
2.5.2手动设置几何约束
2.6 草绘实例(一)——正六边形截面绘制
2.6.1设计分析
2.6.2操作过程
2.7草绘实例(二)——风扇面板曲线绘制
2.7.1 设计分析
2.7.2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本建模模块
3.1 知识准备(一)——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三维实体建模的一般流程
3.2知识准备(二)——基础特征建模方法
3.2.1基础特征——拉伸
3.2.2基础特征——旋转
3.2.3基础特征——扫描
3.2.4基础特征——混合
3.3 知识准备(三)——工程特征建模方法
3.3.1工程特征——孔
3.3.2工程特征——壳
3.3.3 工程特征——筋
3.3.4工程特征——倒角
3.3.5 工程特征——倒圆角
3.3.6工程特征——拔模
3.4知识准备(四)——基准特征建模方法
3.4.1基准特征——基准平面
3.4.2基准特征——基准点
3.4.3基准特征——基准轴
3.4.4基准特征——基准曲线
3.4.5基准特征——基准坐标系
3.5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一)——风扇电动机外壳
3.5.1 设计分析
3.5.2操作过程
3.6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二)——风扇旋风板
3.6.1设计分析
3.6.2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Pro/ENGINEER Wildfire 4.0高级建模模块
4.1知识准备(一)——高级特征建模方法
4.1.1高级特征——扫描混合
4.1.2高级特征——螺旋扫描
4.1.3高级特征——可变剖面扫描
4.2知识准备(二)——特征操作
4.2.1特征复制
4.2.2特征镜像
4.2.3特征移动
4.2.4特征阵列
4.3知识准备(三)——特征修改
4.3.1 特征编辑
4.3.2 编辑定义
4.3.3 编辑参照
4.3.4特征删除
4.3.5特征隐含和隐藏
4.3.6特征插入
4.3.7特征重新排序
4.4知识准备(四)——解决失败特征及其处理
4.4.1特征失败原因
4.4.2诊断及解决环境
4.4.3使用“调查”命令
4.4.4使用“修复模型”命令
4.4.5使用“快速修复”命令
4.4.6减少再生时间
4.4.7失败特征修复实例
4.5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一)——风扇面盖
4.5.1 设计分析
4.5.2操作过程
4.6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二)——风扇后盖
4.6.1设计分析
4.6.2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Pro/ENGINEER Wildfire 4.0曲面设计模块
5.1 知识准备(一)——基础特征建模方法
5.1.1基础特征——拉伸曲面
5.1.2基础特征——旋转曲面
5.1.3基础特征——扫描
5.1.4基础特征——混合
5.1.5基础特征——边界混合
5.2知识准备(二)——编辑特征
5.2.1 编辑特征——曲面加厚
5.2.2编辑特征——曲面合并
5.2.3 编辑特征——曲面(曲线)修剪
5.2.4编辑特征——曲面(曲线)复制
5.2.5 编辑特征——曲面延伸
5.2.6编辑特征——曲面实体化
5.3 曲面项目建模(一)——风扇叶片
5.3.1设计分析
5.3.2操作过程
5.4曲面项目建模(二)——鼠标
5.4.1设计分析
5.4.2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6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装配模块
6.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装配模块的作用
6.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装配模块的界面及主要操作
6.2.1装配模块界面
6.2.2装配操作
6.2.3装配约束及作用
6.3装配设计实例——齿轮泵的设计
6.3.1 设计分析
6.3.2操作过程
6.4装配体的分解
6.4.1创建分解视图
6.4.2分解视图的调整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7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模块
7.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制作基础
7.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的界面
7.1.2工程图绘图选项的设置
7.2创建零件图和装配图
7.2.1零件图的内容
7.2.2零件图的表达方案
7.2.3创建零件图
7.2.4零件图的标注
7.2.5创建装配图
7.3视图的调整和修改
7.4图纸模板的建立和修改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设置平面”菜单管理器中可以选择“平面”命令,直接使用已经存在的基准平面作为平面;选择“产生基准”命令,系统弹出图3—32所示的“基准平面”菜单管理器,用于创建临时基准平面。无论使用哪种方式,最终都是进入草绘环境。
要点提示
临时基准平面在需要时临时创建,当相应的设计完成后自动撤销,不再显示在设计界面上,也不保留在模型树窗口中。
选择“设置平面”菜单管理器中的“平面”命令,选取草绘平面后,弹出图3—33所示的“方向”菜单管理器,在其中可以设置草绘视图方向。当图形窗口中箭头所指方向与所需草绘视图方向相同时,直接选择“正向”命令即可;当图形窗口中箭头所指方向与所需草绘视图方向相反时,选择“反向”命令,图形窗口中的箭头反向,再选择“正向”命令即可,弹出图3—34所示的“草绘视图”菜单管理器,选择“顶”、“底部”等命令后,可以定义相应的草绘参考平面,若使用默认设置,直接选择“缺省”命令即可。
(2)选取轨迹。选择“扫描轨迹”菜单管理器中的“选取轨迹”命令,系统弹出图3—35所示的“链”菜单管理器,可以选取已经存在的二维或者三维曲线作为扫描轨迹。
“链”菜单管理器中各命令的含义如下。
依次:以任意顺序选取所要求的边线或基准曲线作为轨迹线。
相切链:一次性选中相切的边线或基准曲线作为轨迹线。
曲线链:当选取基准曲线时,系统自动选取与之相切的边线或基准线作为轨迹线。
边界链:选取面组曲面的边界作为轨迹线。
曲面链:选取一个曲面,则该曲面的所有边线被选为轨迹线。
目的链:选取环形的边线或曲线作为轨迹线。
选取:选取轨迹线。
撤销选取:放弃已经选出的轨迹线。
修剪/延伸:对已经选出的轨迹线进一步裁剪或延伸以改变其形状和长度。
起始点:指定扫描轨迹线的起始位置。
要点提示
“草绘轨迹”命令所创建的扫描轨迹只能是二维曲线,对于三维扫描曲线,则需要使用“选取轨迹”命令。
(3)端点属性。如果在一个已经存在的实体特征上创建扫描实体特征,同时扫描轨迹线为开放曲线,则需要在图3—36所示的端点属性菜单管理器中设置扫描实体特征与已经存在实体特征的连接方式。
合并终点:新建扫描实体特征与原有实体特征相接后,两者自然整合,光滑连接。
自由端点:新建扫描实体特征与原有实体特征相接后,两者保持自然状态,互不融合。
(4)内部属性。如果扫描轨迹线为闭合曲线,则需要在图3—37所示的内部属性菜单管理器中设置扫描内部属性。
增加内部因素:草绘截面沿轨迹线产生实体特征后,自动补足上、下表面,形成闭合结构。但此时要求使用开放型剖面。
无内部因素:草绘截面沿轨迹线产生实体特征后,不会补足上、下表面,但此时要求使用闭合剖面。
ISBN | 9787113132378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作者 | 吴冬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