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商品知识(商品经营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广大中职师生使用教材的反馈意见重新组织编写而成的第二版教材。
教材根据内容需要,增设了“知识链接”、“案例”、“关键术语”、“实训项目”等模块,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文图并茂,趣味性强,便于读者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本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紧凑,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实用性。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商品知识(商品经营专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节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一、商品的概念
二、商品的构成
第二节商品分类及分类标志
一、商品分类
二、商品分类标志
第三节商品目录和商品代码
一、商品目录
二、商品代码
三、商品条码
关键术语
实训项目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商品质量
第3章商品标准
第4章商品检验
第5章商品包装
第6章日用工业品商品
第7章文化与体育用品
第8章食品商品
第9章服装商品
第10章鞋帽商品
喜11章家用电器商品
参考文献 序言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商品知识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我们编写了这本《商品知识》教材。
本教材紧紧围绕新编《商品知识教学基本要求》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有关商品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努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商品销售工作所必需的商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模式,以商品学基础知识、大类商品基本知识、有关商品的基本技能实训三部分为基本框架。其具体特点是:
1.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较以往有重大突破。在每章后面,均安排了3~5个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实训内容,并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更充分体现了新大纲注重实践性、操作性的特色。
2.在编写内容上体现新科技、新工艺、新标准。列举的商品品种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教材编写力求通俗易懂、表达准确、简练、循序渐进,少讲“为什么”,多讲“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并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
本教材适应性强,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或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商品企业在岗职工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文摘
插图:
二、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是商品分类的基础,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商品分类可供选择的标志很多,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加工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这些商品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是最常采用的分类标志。
(一)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同时还是探讨商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所以按商品的用途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用于对商品种类、品种等的进一步详细分类。例如,根据商品的基本用途,将商品分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大类;生活资料商品又按不同用途分为食品、衣着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等类别;在日用商品类中,可按用途分为鞋类、玩具类、洗涤用品类、化妆品类等;在化妆品类中,按用途还可以再分为肤用化妆品、发用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等;在发用化妆品中,按用途还可以细分为洗发剂、护发剂、染发剂、美发剂、生发剂等。
以用途为标志的分类方法,便于对相同用途的商品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消费者按用途选购商品;有利于商品生产者提高商品质量,开发商品新品种;有利于商业部门搞好商品的经营管理。但对于多用途的商品则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二)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和引起商品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原材料的不同,反,映在商品的化学成分、性能、加工、包装、储运、使用条件要求等方面也有所不同。选择以原材料为标志的分类方法是商品的重要分类方法之一。例如,纺织品以原材料为标志分为天然纤维织品和化学纤维织品。天然纤维织品可分为棉织品、麻织品、丝织品、毛织品等;化学纤维织品可分为粘纤织品、涤纶织品、腈纶织品等。又如,皮鞋以原料为标志分为牛皮鞋、猪皮鞋、羊皮鞋等。
以原材料为分类标志,商品分类清楚,而且能从本质上反映出各类商品的性能特征,以及对不同类别商品在使用、保管、包装和养护方面的不同要求。但对于由多种原材料构成的商品,不宜采用这种标志进行分类,如电冰箱、电视机、钟表等。
ISBN | 9787040266856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陈冠任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