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价格监测分析报告 [平装] 97875058694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2007年价格监测分析报告》收集的是2007年4个季度的《价格监测分析报告》和专家观点,也是2004年以来出版的第4本《价格监测分析报告》年度合集。报告主要分析了每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者价格、资产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国际价格等一篮子价格的走势,深入探讨价格变动的内在原因,分析影响未来价格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因素,对未来价格和宏观经济走势进行预测。此外,还专门对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贸易条件、资产价格对CPI的影响、全球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债券收益率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专题研究。
编辑推荐
《2007年价格监测分析报告》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价格监测分析 第一部分2007年第1季度价格监测分析 一、价格形势 (一)主要物价指标的变动态势 (二)主要资产价格走势 (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状况 (四)国际价格水平的基本概况 二、成因分析 (一)CPI同比涨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升较快 (二)P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速回落和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下降 (三)房价涨势趋缓的原因是宏观调控效果显现和资本市场分流了部分房地产资金 (四)加强流动性管理缓解了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趋势分析 (一)景气指标分析 (二)未来GDP增长趋势预测 (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四、专题分析 专题一我国劳动力成本核算体系及其缺陷分析 专题二我国贸易条件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附录 附表1国内外机构对2007~2008年中国CDP和CPI的预测 附表22006年主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第二部分2007年第2季度价格监测分析 一、价格形势 (一)主要物价指标的变动态势 (二)主要资产价格走势 (三)国际价格水平的基本概况 二、成因分析 (一)成本上升和供需失街是肉蛋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二)黑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出口需求拉动和生产成本推动 (三)房价同比和环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供求趋紧 (四)流动性过剩不是股票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三、趋势分析 (一)景气指标分析 (二)未来GDP增长趋势预测 (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四、专题分析 专题一全球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分析 专题二资产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效应分析 附录 附录1进出口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附录2附图 附录3附表国內外机构对2007~2008年中国GDP和CPI的预测 第三部分2007年第3季度价格监测分析 一、价格形势 (一)主要物价指标的变动态势 (二)主要资产价格走势 (三)国际价格水平的基本概况 二、成因分析 (一)总需求增长强劲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二)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加快 (三)供求矛盾加剧、供给成本上升推动房价加速上涨 (四)多种因素推动部分工业品出口价格上涨 三、趋势分析 (一)景气指标分析 (二)未来GDP增长趋势预测 (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四、专题分析 专题一我国贸易条件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专题二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分析 专题三国债收益率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分析 附录 附表国内外机构对2007~2008年中国GDP和CPI的预测 第四部分2007年第4季度价格监测分析 一、价格形势 (一)主要物价指标的变动态势 (二)主要资产价格走势 (三)国际价格水平的基本概况 二、成因分析 (一)国际价格上涨和国內总需求增长偏快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二)食品和居住价格推动CPI加快上涨 (三)原油价格和黑色金属价格上涨导致PPI反弹 三、趋势分析 (一)景气指标分析 (二)未来GDP增长趋势预测 (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四、专题分析 专题一从债券收益率曲线看通货膨胀预期 专题二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特点分析 专题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国际比较 附录 附表国内外机构对2007~2008年中国GDP和CPI的预测 第二篇专家观点 第一部分2007年第工季度专家观点 第1季度部委专家观点 第1季度券商研究机构专家观点 第二部分2007年第2季度专家观点 第2季度部委专家观点 第2季度券商研究机构专家观点 第三部分2007年第3季度专家观点 第3季度部委专家观点 第3季度券商研究机构专家观点 第四部分2007年第4季度专家观点 第4季度部委专家观点 第4季度券商研究机构专家观点
ISBN978750586945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价格监测分析小组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