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创新实验教材制造类专业系列: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 [平装] 97873031410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创新实验教材?制造类专业系列: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采用项目教学法,共分8个大项目:项目一安全教育,提出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日常保养知识,用以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操作意识。项目二加工中心基础知识,讲述了数控加工的基础性知识。项目三端盖的加工,讲述了基本指令含义及指令格式。项目四刀具补偿功能的应用,掌握平面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简单轮廓类零件的操作技能。项目五定心块加工,能够灵活的运用固定循环指令编辑程序,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六方槽板的加工,理解子程序的应用场合,会编制完整的数控加工程序,养成企业“6S”管理及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项目七自动编程,讲述了自动编程软件的功能;UGCAM的基本操作;项目八综合加工,归纳所学过的所有知识,独立编织工艺、确定工艺路线,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指令编辑程序。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创新实验教材?制造类专业系列: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数控专业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项目1安全教育 任务1加工中心操作安全教育 任务2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 任务3加工中心维护与保养 项目2加工中心基础知识 任务1 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类型 任务2 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装应用 任务3加工中心机床的操作 项目3端盖的加工 任务1零件图分析 任务2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3程序编制 任务4零件加工 任务5检测 项目4刀具补偿功能的应用 任务1零件图分析 任务2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3程序编制 任务4零件加工 任务5检测 项目5定心块加工 任务1零件图分析 任务2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3程序编制 任务4零件加工 任务5检测 项目6方槽板的加工 任务1零件图分析 任务2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3程序编制 任务4零件加工 任务5检测 项目7 自动编程 任务1 自动编程概述 任务2 自动编程的基本工作原理 任务3 UG CAM模块 任务4手机模型加工编程 任务5基于UG NX4.0的编程 任务6仿真加工与产生NC程序 项目8综合加工 任务1零件图分析 任务2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3程序编制 任务4零件加工 任务5检测 附录1数控综合试题库 附录2试题样卷(一) 附录3试题样卷(二)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系统在生成了刀位文件后模拟显示刀具运动的加工轨迹是非常必要和直观的,它可以检查编程过程中可能的错误。通常自动编程系统提供了一些模拟方法,下面简要介绍线架模拟和实体模拟基本过程: 线架模拟中可以设置的参数有:①以步进方式一步步模拟或自动连续模拟;步进方式中按设定的步进增量值方式运动或按端点方式运动;②运动中每一步保留刀具显示的静态模拟或不保留刀具显示的动态模拟;③刀具旋转;④模拟控制器刀具补偿;⑤模拟旋转轴;⑥换刀时刷新刀具路径;⑦刀具轨迹涂色;⑧显示刀具和夹具等。 实体模拟可以设置的参数有:①模拟实体加工过程或仅显示最终加工零件实体;②零件毛坯定义;③视角设置;④光源设置;⑤步长设置;⑥显示加工被除去的体积;⑦显示加工时间;⑧暂停模拟设置;⑨透视设置等。 通常自动编程系统还会提供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间数控加工程序的通信传输。通过RS232通信接口,可以实现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问NC程序的双向传输(接受,发送和终端模拟),可以设置NC程序格式(ASC ll,EIA,BIN),通信连接口(COMl,COM2),传输速度(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数,停止位数及发送延时参数等有关的通信参数。UG/CAM Base提供在一易于使用的基于Motif环境中连接所有有共同功能加工模块的基础,这个基础模块允许用户通过观察刀具的移动,图形的编辑刀轨和执行图形的改变,如扩展、缩短或修改刀轨,它也包括对如钻孔、攻丝、镗孔等任务的通用目的的点到点操作子程序,一个用户化对话框的特征允许用户修改对话框和建立被改编到它们的专用菜单,这减少了培训的时间并使加工任务合理化,用户化通过使用操作模板进一步增强,操作模板允许用户建立专门的操作如粗加工和精加工,这些操作通过频繁使用的参数和方法被标准化。 使用户能够对在世界主要有效的NC机床方便地构造他们自己的后置处理器,uG/Poslprocessin9的能力横过应用被证实,包括铣(2~5轴和更多轴)、车(2~4轴)和线切割EI)M。
ISBN978730314106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巨栋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