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化学》第二版出版后,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学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随着有机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1996年颁布了普通化工中等专业学校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及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必要对第二版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和修订。
根据1996年制定的全国化工中等专业学校“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有机化学》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第三版教材体现了课程教学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服从于人才整体优化的需要。仍以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包括有机化学基本内容及有机化学性质实验。
二、在章节和内容安排上作了适当的调整:把脂环烃提到卤代烃之前;芳香族卤代烃不单独列节,这节中的有些内容编入其他章节中讲述;对烷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先介绍同系列的结构和通性,再介绍个别化合物。这样使得该书条理性更强、内容更精练。
三、《有机化学》中的量和单位均采用GB 3100~3102—93的标准,如旋光度更名为旋光角,比旋光度更名为比旋光本领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特别是母体的位次编号及取代基的列出次序)按中国化学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进行介绍;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及合成等做了专题小结;书中适当增加了有机化学与环境、材料、健康等内容。
四、为了便于学习,每章后附有内容小结和习题(标准化练习题可参阅与《有机化学》配套的《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书中编入了一定量的演示实验。
五、《有机化学》第一章至第十三章是各专业必学的内容,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及带“*”号内容为选学内容。书中的演示实验也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选择。
《有机化学》为中等专业学校化工工艺及化工分析专业有机化学教材,也可供化工类其他专业及有关工科中等专业学校参考使用。
《有机化学》初稿完成后,全国化工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化学组主持召开了审稿会。参加审稿的有朱永泰、丁敬敏、李弘、袁红兰、初玉霞、王纪丽、李志富、封占英、李海鹰、李百霞等,该书由武汉化工学校黎春南担任主审,审稿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有机化学》的编审工作也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对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校教师和读者予以指正。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一、容易燃烧
二、熔点、沸点较低
三、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四、反应速率较慢
五、常伴有副反应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一、碳原子的四价及其共价键的形成
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三、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四、有机化合物构造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共价键的本质和共价键的属性
一、共价键的本质
二、共价键的属性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二、接宫能团分类
第六节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烷烃
第一节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
一、习惯命名法
二、衍生命名法
三、系统命名法
第三节 烷烃的结构
一、甲烷的结构
二、其他烷烃的结构
第四节 烷烃的物理性质
一、状态
二、沸点
三、熔点
四、相对密度
五、溶解性
第五节 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反应
二、裂化反应
三、卤代反应
第六节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一、有机化学反应的两种类型
二、甲烷的氯代反应历程
第七节 烷烃的来源及重要的烷烃
一、烷烃的来源
二、重要的烷烃——甲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烯烃
第一节 烯烃的结构
一、乙烯的结构及碳原子的杂化
二、键的特点
第二节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
一、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和命名
第三节 烯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烯烃的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
二、氧化反应
三、聚合反应
四、口一氢原子的反应
第五节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简介及不对称加成规律的理论解释
一、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简介
二、不对称加成规则的理论解释
第六节 重要的烯烃
一、乙烯
二、丙烯
三、丁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炔烃和:烯烃
第一节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炔烃——乙炔
第二节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共轭效应
三、1,3-丁二烯的性质及制法
四、异戊二烯和天然橡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脂环烃
第一节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脂环烃的分类
二、脂环烃的命名
第二节 环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三节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开环加成反应
二、取代反应
三、氧化反应
第五节 环烷烃的结构
第六节 重要的环烷烃——环己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卤代烷烃
一、卤代烷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二、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三、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四、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第二节 卤代烯烃
一、卤代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双键的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第三节 卤代烃的制法
一、由醇制备
二、烃类的卤代
三、烯烃、炔烃与卤素或氢卤酸加成
第四节 重要的卤代烃
一、三氯甲烷
二、四氯化碳
三、氯乙烯
四、二氟二氯甲烷
五、四氟乙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七章 醇和醚
第一节 醇
一、醇的结构
二、醇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三、醇的物理性质
四、醇的化学性质
五、醇的制法
六、重要的醇
第二节 醚
一、醚的结构和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
四、醚的制法
五、重要的醚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醛和酮
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
第二节 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醛、酮的分类
二、醛、酮的同分异构
三、醛、酮的命名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羰基的加成反应
二、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
三、a-氢原子的反应
四、氧化反应及醛、酮的鉴别
五、还原反应
六、坎尼扎罗反应
第五节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简介
第六节 醛、酮的制法
……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章 脂肪族含氮化合物
第十一章 芳烃
第十二章 芳香族含氧化合物
第十三章 芳香族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五章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第十六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
附录
参考文献
ISBN | 7502523340,9787502523343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邓苏鲁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