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地方言词典的要求有两项:一是为综合的方言词典准备条件,二是反映方言的特色。
分地方言词典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主体是词典正文,前有引论,后有义类索引与条目首字笔画索引。
引论大致包括以下八项:一本地的沿革、地理与人口。二本方言内部的地理差别与年龄差别,本词典发音全作人的方言派别。三 本方言的声韵调,声韵调的连续变化。假如有变间,就说明变化的格式与功用。四 单字音表,就是反映字音构造的声韵调拼合表。这种表可以检验所定音系是否周到,有没有什么音在表里不好安排。老读轻声的字与超出一般语音系统之外的象声词,都可以在表前交代,不列入表内。注意自成音节时的用法。了细询问表里空格所代表的音有什么意义,把有音义而无通行写法的字通通记下来。这是采集语料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会写、光会说的字往往是口语里常用的,可以补充单字与词语调查之不足。五本方言在语音、语法各方面的特点。特点指本方言区别于其他方言,尤其是区别于附近方言之处。六 凡例,说明本词典出条、注音,释义的方式,大小字区别,各种符号的用法,等等。七 词典例句中常用字注释。八 音节表。
词典正文按字音排列,以本方言的韵母,声母、声调为序。为了查阅方便,正文之后有两个索引。义类索引大致依据《方言调查词表》的分类和次序。
媒体推荐
后记
《金华方言词典》终於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想说的话很多,但又无从说起。这襄只交代一些事情。
我自1991年接受《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编委会的任务後,曾先後於1991年夏、1992年夏、1993年底和1994年6月四次去金华作实地调查、核实。在这几年的调查编纂工作中,主要发音人苏玉婵女士始终给予了非常积极、热情的配合。此外,汪根年、章介平、汪松福等几位老先生也骂作者提供了许多金华城襄方言资料。周润年、徐丽华、吴德培、金俊、丰建林、严美蓉、邵文明等同志则为作者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郑弊雄先生曾就金华方言给过作者非常有益的指教。本词典也参考了郑先生的多种有关论著。
主编李荣先生、副主编张振典先生对本词典提出了非常重要和宝贵的意见。责任编辑戎文敏先生骂本词典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业师钱曾怡先生对本词典的调查编纂工作始终给予督促、开心和指导。内人高丽在我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则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和照管孩子的工作。
对上述和其他热心帮助我完成这项工作的人,谨此致以衷心的谢忱。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这本《金华方言词典》。
古人云:“学,然後知不足。”在调查和编写的过程中,作者深深感觉到方言的博大和个人的浅陋。现在拿出来的这本词典,只能说是封金华方言的一个概观。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有待於今後。
曹志耘
1994年7月15日
於山东大学中文系 目录
引論
壹金華
贰金華方言的内部差别
叁金華方言的聲韵调
肆金華方言單字音表
伍金華方言的特黠
陸詞典凡例
柒词典中例句常用字注释
捌金華方言音節表
词典正文
金華方言羲類索引
金華方言條目首字筆畫索引
後記 文摘
书摘
……
ISBN | 7534328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李荣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