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物流地理 [平装] 97870403680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物流地理》是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是依据广东省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物流地理》主要内容包括:物流地理概述、交通运输物流地理、农业物流地理、轻工业物流地理、重工业物流地理和区域物流地理。《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物流地理》体系设计合理,层次清晰简洁,内容丰富实用,案例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物流行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辑推荐
《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物流地理》可供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物流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模块1 物流地理概述 1.1 我国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1.1 我国地理位置总体概述 1.1.2我国自然地理 1.1.3 我国行政区划 1.2我国物流产业布局 1.2.1 我国十大城市群 1.2.2我国八大经济圈 1.2.3我国九大物流区域 1.2.4我国十大物流通道 1.2.5我国物流节点城市 1.2.6 建设物流区域、物流通道、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 模块2交通运输物流地理 2.1铁路交通地理 2.1.1 我国铁路概况 2.1.2 我国八纵八横铁路通道 2.1.3 我国铁路主要编组站及枢纽站 2.1.4亚欧大陆桥 2.1.5 铁路在我国物流产业中的作用 2.2公路交通地理 2.2.1 我国公路分类 2.2.2我国公路编码 2.2.3我国公路路网 2.2.4公路物流 2.2.5几种重要的公路费用界定 2.3水路交通地理 2.3.1 我国内河航运概述 2.3.2我国长江航运 2.3.3我国珠江航运 2.3.4我国松花江航运 2.3.5我国京杭大运河航运 2.3.6我国沿海港口 2.3.7世界主要海港与运河 2.4航空运输地理 2.4.1航空运输布局 2.4.2我国航空运输概况 2.5管道运输 2.5.1 我国管道运输概况 2.5.2 “西气东输” 2.5.3中俄输油管道 模块3农业物流地理 3.1 农业概况 3.1.1 农业资源概况与特点 3.1.2农业物流概况 3.2粮食作物 3.2.1 我国粮食作物分布情况及发展状况 3.2.2我国粮食物流 3.3经济作物 3.3.1 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发展状况 3.3.2经济作物的加工与流通 3.4特色农业 3.4.1农业基地 3.4.2农业物流园 3.4.3生态农业 3.4.4旅游农业 模块4轻工业物流地理 4.1 轻工业生产布局 4.1.1 我国轻工业概述 4.1.2纺织工业 4.1.3食品工业 4.1.4造纸工业 4.1.5 日用品工业 4.2轻工业物流的主要形式 4.2.1 纺织工业的物流形式 4.2.2食品工业的物流形式 4.2.3造纸工业的物流形式 4.2.4家电工业的物流形式 4.3轻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4.3.1 纺织品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4.3.2食品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4.3.3造纸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4.3.4 家电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模块5重工业物流地理 5.1 重工业生产布局 5.1.1 我国重工业概述 5.1.2 能源工业 5.1.3 钢铁工业 5.1.4建材工业 5.1.5 机械工业 5.1.6 电子工业 5.2重工业物流的主要形式 5.2.1 商品货流 5.2.2我国煤炭、石油资源的主要物流流向 5.2.3 我国钢铁工业、装备工业的主要物流流向 5.3重工业物流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5.3.1 物流与重工业 5.3.2 我国重工业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模块6区域物流地理 6.1 长江三角洲地区 6.1.1 区域总体概述 6.1.2经济发展状况 6.1.3物流发展状况 6.2珠江三角洲地区 6.2.1 区域总体概述 6.2.2经济发展状况 6.2.3物流发展状况 6.3环渤海地区 6.3.1 区域总体概述 6.3.2经济发展状况 6.3.3物流发展状况 6.4成渝地区 6.4.1 区域总体概述 6.4.2经济发展状况 6.4.3物流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粮食流通市场的主体: ①国有粮食企业。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力度大,一方面通过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人员大幅度减少,通过撤并、拍卖资产收缩网点,设施大幅度减少,其影响力与作用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另一方面又因其依托于政府某些政策性粮食业务,仍然是粮食流通的重要市场主体。特别是在主产区,由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比销区慢,民营、私营经济力量还较弱,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依然发挥主渠道作用。 ②农村粮商。伴随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深刻变革,农村粮商从原来被国有粮食部门独家垄断粮食购销压得无法生存,只能偷偷摸摸、私下收购销售,转而光明正大地走在农村粮食收购队伍中,活跃在粮食收购第一线,并在国有粮食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收缩农村购销网点后,成为各地农村粮食流通的重要市场主体,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③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农村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类粮食市场主体。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小生产与以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粮食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种粮农民组织起来,或为种粮农民提供粮食流通中介服务,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应运而生的粮食合作社及相关的粮食经纪人,尤其是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逐步成为农村粮食流通重要的市场主体,并随着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规模生产的发展而壮大。 ④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近几年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产业化经营企业通过运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农户”等多种模式,将粮食生产及流通各环节产业链连接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农户由此也分享到粮食流通效益。这类产业化经营企业也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粮食流通十分重要的市场主体。 ⑤粮食加工转化用粮企业。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大,农村纯购粮人口有所增加,民营、私营粮食加工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有的加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但从总体上看,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设施、技术还较落后,加工的成品粮质量差。而转化用粮企业除饲料企业外,大都是新兴企业,技术设备较好,用粮数量大。 (2)粮食流通的主要环节: ①收购。粮食收购是粮食流通的主要环节,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信息不灵,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加上农村市场经济发育度不高,粮食市场管理尚未跟上等原因,粮食生产者在粮食收购中仍然处于弱者地位,未能完全享受到市场化的好处,售粮不能增收或增收不多。近几年一些地方推行粮食产、购、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效果很好,但尚未形成气候,大多数地方粮食产、购、加、销各环节仍然相互脱节,农民榻失最大。
ISBN978704036804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田中宝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