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 [平装] 978704036936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是在多年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包括实验训练综合指导、72个实验项目和附录三部分。实验训练综合指导主要介绍了植物生理实验基本要求与常识;实验项目涵盖了细胞生理、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机物代谢、生长物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生理8个方面的基础性与综合性实验及15个研究设计性实验(含参考选题),涉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与综合实践应用。通过每章的“学习引导”,概括本章实验技术的应用,引导各基础性实验的组合及综合应用训练;每个实验后设有“学以致用”小栏目,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每章思考与作业题,帮助学生理解并及时复习相应内容。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配有数字课程,其提供了教材相应内容的36个扩展实验或相关知识,可供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和思考,也可为不同层次学生及不同条件的学校提供不同的教学选择;同时提供了部分实验教学录像及多媒体课件和彩色照片;也为学生自学和开展科技创新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生物类及农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也可作为植物生理学相关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参考书。
目录
实验训练综合指导 一、实验材料的处理与保存 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论文)的撰写 四、“三性”实验及其实施原则 五、实验室安全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1章细胞生理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1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织化学鉴定 实验2酸性磷酸酯酶的组织化学鉴定 实验3三磷酸腺苷酶的组织化学鉴定 实验4植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荧光标记 实验5植物微管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 实验6荧光探针法检测气孔保卫细胞中的游离钙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2章水分生理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7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8植物组织汁液浓度(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实验9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10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实验11K+对气孔运动的影响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3章矿质营养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12植物的溶液培养及其缺素观察 实验13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14植物体内硝态氮的测定 实验15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16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组织矿质元素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4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17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卖验18叶绿体的分离及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希尔反应) 实验19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实验20类囊体膜蛋白复合体的分离与分析 实验21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2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23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24叶绿体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实验25氧电极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5章有机物代谢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26还原糖含量测定 实验2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实验28有机酸含量测定 实验29种子粗脂肪含量测定 实验30谷物种子赖氨酸含量测定 实验31植物组织总黄酮含量测定 实验32烟碱含量测定 实验33植物组织ATP酶活性测定 实验34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测定 实验35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6章生长物质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36植物激素的提取及纯化 实验37植物激素的酶联免疫测定 实验38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长素含量 实验39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含量 实验40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提取、分离及测定 实验41赤霉素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7章植物生长发育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42花粉活力测定 实验43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实验44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45愈伤组织的形成与分化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8章逆境生理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46电导仪法测定植物细胞质膜透性 实验47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实验48丙二醛含量测窟 实验49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50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实验51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实验52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53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实验54超氧阴离子含量测定 实验55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实验56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实验57膜脂脂肪酸含量测定 本章思考与作业 第9章研究设计性实验 本章学习引导 实验58植物缺素培养的形态观察及其生理代谢分析 实验59植物对低温胁迫生理适应的研究 实验60CaCl2在提高作物抗旱性中的作用 实验61不同种作物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62外源激素对植物幼苗生长及抗冷性影响的研究 实验63不同抗性作物品种苗期耐逆性的筛选鉴定 实验64逆境胁迫对作物幼苗抗氧化酶影响的研究 实验65逆境胁迫对作物幼苗脯氨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实验66外界因素对植物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参考选题) 实验67外界因素调控种子萌发的研究(参考选题) 实验68果蔬组织部位、货架期及烹调方式等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参考选题) 实验69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参考选题) 实验70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参考选题) 实验71植物次生代谢活性成分分析(参考选题) 实验72植物生理学理论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调查与分析(参考选题) 本章思考与作业 附录1试剂的配制 附录2硫酸铵饱和度常用表 附录3实验中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和浓度的关系 附录4常用有机溶剂及其主要性质 附录5常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6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培养基 附录7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主要性质 附录8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附录9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10离心机转速与离心力的换算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透析 透析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透析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阻止大分子通过。盐析得到的蛋白质沉淀,用缓冲液悬浮,装入透析袋内进行脱盐,可除去硫酸铵等盐类。具体方法是:把盛有蛋白质溶液的透析袋两端系紧,悬挂在装有缓冲液的三角瓶中,置磁力搅拌器上,在低温(4℃左右)条件下透析30~36 h,由于透析袋只允许小分子盐类透过,而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逸出膜外,经多次更换透析外液,不断降低膜外液中小分子盐类的浓度,即可将混杂于蛋白质大分子中的盐类等杂质透析掉。透析时,要选用透析速度快、透性界限明确的透析袋。 3.浓缩与干燥 (1)浓缩 浓缩是指通过对水或溶剂的吸收和透析等方法,使低浓度溶液变为高浓度溶液的过程。浓缩的方法很多,如加热蒸发、加沉淀剂、离子交换法、吸收法、减压浓缩法、膜浓缩法、亲和层析法等。在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吸收浓缩法,即通过向溶液中投入吸收剂(如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干凝胶等),直接吸收溶液中的水分,使溶液浓缩的方法。在使用吸收剂时,也可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透析袋里,扎紧袋口,外加聚乙二醇覆盖,袋内水分渗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收而被浓缩,称为高渗透析法,兼有脱盐效果。在实验室中也经常用到超滤法,即使用一种特制的薄膜对溶液中各种溶质分子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方法。应用超滤法,关键在于滤膜类型和规格的选择。该法除浓缩、脱盐外,还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如进行多成分提取液的分离时,可先用超滤器分组,再进行柱层析,可将多种待测组分分离。 此外,也常用减压浓缩法对不耐热的生物大分子及生物制品进行浓缩,其原理是通过降低液面上的气体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加快蒸发。 (2)干燥 干燥就是将潮湿的固体及液体中的水或溶剂清除干净的过程。在生化研究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真空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冰冻真空干燥法(升华干燥法)。前者适用于不耐高温、易氧化物质的干燥和保存,其真空度越高,溶液沸点越低,蒸发越快;后者适用于蛋白质、酶等各类生物大分子的干燥保存,可保持其天然结构与活力。在相同压力下,水蒸气压力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因而在低温和高度真空下,水分变成固态冰,冰可以升华为气体,并直接被真空泵抽走而得以干燥。 4.待测组分的测定 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测定可采用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等方法,而现代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则更依赖于仪器分析方法。这就要求待测样品在上机之前,需进行一些特殊处理,提供特异信号,使仪器做出反应。如比色技术、色谱技术等,多以化学变化过程中待测组分与试剂反应发生颜色的消长,通过仪器检测得知某组分的含量。其中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就是利用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合茚三酮作用后产生的二酮茚胺的取代盐等蓝紫色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的原理来进行。
ISBN978704036936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苍晶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