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基本常识》是教育部推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基本常识》主要内容有机械制造概述、钳工技术基础、车工技术基础、铣工技术基础、其他机械加工常识、机械装配常识、综合训练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基本常识》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行业的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机械制造概述
1.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简介
1.2 机械加工工种分类
1.3 机械制造工厂安全与环保常识
1.4 机械图样识读基础
1.5 常用工程材料常识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钳工技术基础
2.1 钳工常用工具简介
2.2 钳工常用量具简介
2.3 钳工常用设备常识
2.4 相关图样识读
2.5 划线常识
2.6 锯割
2.7 锉削
2.8 钻床
2.9 钻头概述
2.10 孔的加工
2.11 孔加工时刀具损坏及废品产生的原因和防止
2.12 攻螺纹与套螺纹
2.13 典型零件钳加工工艺分析示例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车工技术基础
3.1 车工基础知识
3.2 车刀
3.3 车削加工基本常识
3.4 加工图样的相关技术要求及其测量常识
3.5 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技术
3.6 套类零件的加工
3.7 螺纹与螺纹加工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铣工技术基础
4.1 铣工基础常识
4.2 铣刀
4.3 平面、斜面的铣削加工
4.4 台阶面的铣削加工
4.5 直角沟槽、燕尾槽、键槽的铣削加工
4.6 花键的铣削加工
4.7 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其他机械加工常识
5.1 刨削基础常识
5.2 刨削加工常识
5.3 典型零件的刨削加工
5.4 磨削加工常识
5.5 磨削加工技术常识
5.6 典型零件的磨削加工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机械装配常识
6.1 简单装配图的识读
6.2 常用标准件的选用常识
6.3 装配中孔的配作
6.4 简单机械装拆常识
6.5 典型装配工艺综述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综合训练
7.1 典型零件的测绘常识
7.2 气马达的制作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改方案,同时参考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相关工种初级工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71阔斧地对本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力求编写出能突破制约本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瓶颈”的实用教材。本教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在编写中力图体现以下特色:
1.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即:学生将来要做什么就学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在结构和内容上保证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
2.突破了传统的单科独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综合化和模块化。本书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实训教学项目等课程综合在一起,并配套设置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教材,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各章相对独立,各校在教学时可根据不同的专门化培养方向及实际需求,对教材做适当取舍或拓展相关教学内容,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紧扣本专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削繁就简和实用的原则,本书将机械制图改为机械识图;删除有关金属学理论和热处理工艺的内容,以及大量有关机械原理的论述和计算,把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及测量技术与实训项目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教学建议:
1.对于数控车床操作培养方向第3章(车工技术基础)作为教学重点,第4章(铣工技术基础)作为认知性教学实训处理;对于数控铣床、加212中心操作培养方向可将第4章作为教学重点,第3章作为认知性教学实训处理。
2.第5章的教学内容,各校可根据自身的设备、师资情况自主决定内容的取舍,也可到有条件的工厂参观学习。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主的学校,第7章(综合训练)中组合件的制作可采用项目训练法,由学生自行完成全部零件的加X-2T艺设计及加工、装配调试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和各技能训练项目的考核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
课程学时方案建议如下表,供参考。 文摘
插图:
ISBN | 7040156482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