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兽医基础(畜牧兽医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兽医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兽医基础(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内容为上篇——动物疾病诊断技术:一般临床检查、系统临床检查、特殊临床检查、病理剖检技术、实验室检查;下篇——动物疾病治疗技术:药物疗法、物理及特殊疗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兽医基础(畜牧兽医专业)》在编写中,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对人才的要求,打破了原教材内容的分类体系,并对所涉及的有关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所选用的防疫技术、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来自行业实际需要,使学生学后能用,并能较快地胜任实际工作,符合行业对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规格的要求。
编辑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兽医基础(畜牧兽医专业)》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及专门化,也可作为农民职业培训教材和农村青年的科普读物。 目录
绪论
上篇 动物疾病诊断技术
第一章 一般临床检查
第一节 保定法
一、马的保定法
二、牛的保定法
三、猪的保定法
四、小动物的捕捉与保定法
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问诊
二、视诊
三、触诊
四、叩诊
五、听诊
六、嗅诊
第三节 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一、测定体温
二、检查脉搏、心跳次数
三、呼吸次数的测定
第四节 眼结膜的检查
一、眼结膜检查法
二、健康家畜眼结膜的颜色
三、眼及眼结膜的病理变化
第五节 浅在淋巴结的检查
一、临床检查中应予注意的淋巴结
二、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三、淋巴结的主要病理变化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系统临床检查
第一节 心脏的临床检查
一、心区的叩诊
二、心音的听诊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一、呼吸运动的检查
二、上呼吸道检查
三、咳嗽的检查
第三节 胸、肺的叩诊与听诊
一、胸、肺的叩诊
二、胸、肺的听诊
第四节 消化管的检查
一、口腔检查
二、咽和食管的检查
三、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第五节 直肠检查法
一、马属动物的直肠检查法
二、牛的直肠检查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特殊临床检查
第一节 消化管的x射线检查
一、x射线机的基本构造
二、x射线检查的应用原理
三、X射线检查方法
四、消化管的x射线检查
第二节 腹腔穿刺检查
一、保定
二、穿刺部位
三、穿刺方法
四、穿刺物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病理剖检技术
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论
一、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二、尸体变化
三、病料的采集与送检
第二节 尸体剖检
一、大动物剖检方法
二、中小动物剖检方法
三、家禽剖检方法
第三节 常见病理变化
一、贫血
二、出血
三、水肿
四、坏死
五、炎症
六、肿瘤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血液中寄生虫的检查
一、血液中蠕虫幼虫的检查
二、血液中原虫的检查
第二节 动物寄生虫与虫卵的检查
一、蠕虫的实验室检查
二、螨虫的实验室检查
三、原虫的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毒物的检验
一、有机磷农药的检验
二、灭鼠药的检验
三、氰化物的检验
第四节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查
一、细菌的分离培养
二、血清学试验
复习思考题
下篇 动物疾病治疗技术
第六章 物疗法
第一节 常用给药方法
一、口服法
二、注射法
三、胃管投药法
四、直肠投药法
第二节 处方
一、处方的内容和结构
二、处方原则
三、处方笺格式例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机制
三、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 药物的应用
一、药物应用的剂型
二、药物应用的剂量
三、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药物的管理
一、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
二、各类药物的保管方法
第六节 消毒防腐药
一、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制
二、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三、常用消毒防腐药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物理及特殊疗法
第八章 手术疗法
第九章 疫苗的种类与应用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兽医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
本教材为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分上、下两篇,共九章。上篇是动物疾病诊断技术,主要介绍了动物疾病诊断的一般临床检查方法、系统临床检查方法、特殊临床检查方法、病理学剖检技术及实验室常用检查方法;下篇是动物疾病治疗技术,包括动物疾病的药物疗法、物理及特殊疗法、手术疗法等,并在书后安排了与之配套的实验实习。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既注重兽医的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吸收了近年来畜牧兽医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本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本教材由张进林、刁有祥主编。绪论、第3章由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张进林编写;第6章、第7章、第8章由山东农业大学冯涛编写;第9章由山东农业大学刁有祥编写;第1章、第2章由河南省南乐职业技术学校宋安伟编写;第4章、第5章由长春农业学校张涛编写;马秀丽同志参与了该教材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校对。本书送交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前,特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王春墩教授对书稿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书中部分插图参考了王春墩教授编写的《家畜外科手术学》而绘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教材已通过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责任主审为汤生玲,审稿人为沈萍、马吉飞,在此,谨对专家们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摘
插图:
第6章 药物疗法
第一节 常用给药方法
一、口服法
药物可经胃肠吸收后作用于全身,或停留在胃肠道发挥局部作用。临床中将药物混入动物饲料或饮水中,这种混饲、混饮药物的方法都属于口服范畴。混饲给药时,应特别注意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掌握饲料中药物的浓度;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混水给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溶解度;掌握混水给药时间的长短;注意药物的浓度;根据畜禽的可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口服给药操作简便、安全、经济,但药物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大,起效时间慢,药物吸收不规则。遇到下列情形不宜采用口服用药:患畜病情危急、昏迷、呕吐或不能下咽;刺激性大,可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或能被消化液破坏的药物;患有胃肠疾病不能吸收的药物;口服不能获得药物的某种作用(如硫酸镁口服只能起泻下作用,如需镇静,必须注射)。在以上情况下,都必须采用其他用药方法。药物口服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在饲喂前服用,还是在饲喂后服用。应在饲喂前服用的药物有:苦味健胃药、收敛止泻药、抗胃酸药、胃肠解痉药、肠道抗感染药、利胆药。应在空腹或半空腹状态下服用的药物:驱虫药、盐类泻药。应在饲喂后服用的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
ISBN | 7040102110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张进林 |
尺寸 | 16 |